細軟的沙灘,嶙峋的島嶼,千姿百態的礁石與海蝕岩,在碧海藍天下奪目耀眼———這裡正是被《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海岸線之一的南澳東西湧海岸線。隨著其美名遠播,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和驢友前來探奇觀光,與此同時,相伴而來的是嚴重的旅遊垃圾污染。
1個多月前,一場主題為「我們守護最美海岸線」的環保活動在這裡展開。50多名義工不到1天就撿了60多麻袋垃圾。然而,改善被污染現狀單憑此義舉是不夠的。隨著夏季到來,東西湧海岸線旅遊旺季再次來臨,其被污染狀況是否有所改觀;相關職能部門是否已對其關注或介入……南都記者就此展開調查,發現其中原來有一個「管理癥結」,2年多仍未解開,相關部門欲介入管理但受到重重羈絆……
打開地圖,你會發現,如果將葵湧、大鵬、南澳一路下來的海岸線形象比做手臂的話,那麼被譽為「最美海岸線」的東西湧海岸線形狀,則正恰似手臂上握緊的拳頭,全長約10公里。南都記者通過實地調查採訪瞭解到,最美海岸線還未正式對外開放,相關建設項目還未進行,管理面臨「真空」;受旅遊垃圾污染地帶,多為徒步穿越後的地帶,因岸邊多藏暗礁,一般保潔人員到此不方便,增加清理難度;清潔趕不上破壞等因素造成該區域旅遊污染垃圾嚴重。
東湧酒店旁的東湧沙灘,是東西湧海岸線的主沙灘,也是通往對面三門島的最近海岸段。這裡細沙如鹽,觸感鬆軟。它吸引了眾多的遊客,屬於人氣最旺地。南都記者在此沙灘巡走,並未發現垃圾被明顯亂丟棄現象。原來是東湧社區派了3名清潔工,定時在沙灘保潔。
儘管此處風景秀美,但驢友多是將東湧沙灘,作為穿越「最美東西湧海岸線」的起點。從東湧沙灘向西約300米,其間攀過一兩座小山頭,穿過幾處岩礁,走下來的內凹海岸線地帶,即是「穿越第一站」———沙灣仔沙灘。因岸邊海水裡藏有暗礁,遊艇到此難以靠岸,所以達到此地的多為「穿越驢友」,其相對東湧沙灘的人氣沒有可比性。但記者現場看到沙灘上留下的垃圾,明顯比東湧沙灘多。因此沙灘靠山,山腳下有茂盛叢林,樹根處成了大片垃圾的藏身之地。
穿越東西湧海岸線第二站沙灘,即是金門灘。這裡海蝕岩、礁岩等林立,風景獨特。其中當地人稱作「悶死蚊」的岩洞,中空透光,更是吸引驢友或遊客穿越到此,做相對較長時間停留,拍照留念之餘補充飲食等。令人遺憾的是,此處也無可避免地遭受了垃圾污染。更絕的是,一些遊客為掩人耳目,將塑料瓶罐等垃圾塞入岸邊礁石縫隙中。「難道他想為子孫後代留下白色污染的‘人造珊瑚礁’?!」現場驢友馮先生諷刺說,這些藏匿垃圾之舉為海岸線穿越群體「丟了臉、減了光」,應非專業驢友。
狂忙(音)灘,是穿越東西湧海岸線中面積較大沙灘。灘如其名,這裡東西往來的遊客穿梭繁忙,是穿越海岸線驢友的交匯疏散地,也是飲食「加油地」。日前記者現場看到,至少5家以上民間組織、數百遊客在此舒展旗幟,發號施令、宣布行程,或埋灶燒烤、大快朵頤,隨後徒步而去。當地救生員黃建慧說,平日這個海灘少則聚集上千驢友,多則流量過萬。
此沙灘上,三步一瓶,五步一罐。更有甚者,將塑料袋、飲料瓶等埋在沙灘下。狂忙灘東南側驚濤拍岸處,是一塊數十米高的巨型礁石。大煞風景的是,裸露礁石斜面上,散佈的人造垃圾範圍近百平米。
為全面調查東西湧海岸線遭受污染狀況,當日南都記者乘坐一救生艇在沿線海域巡視,時常可見海面漂浮塑料、泡沫等人造垃圾。而在東湧沙灘通向三門島必經海域,有一當地人稱作「蚊子岩」的礁石洞,此處人跡罕至,但50米外望去,上百平方米的白色垃圾令人觸目驚心。當地救生員黃建慧分析,因為此岩洞靠近海岸線,呈內凹狀,所以旋流海水將海面及沙灘上垃圾吸附於此,而海風到此受阻,又吹之不去。「一星期清理一次,至少兩救生艇的垃圾。」黃建慧說。
「最怕刮東風!」東湧社區居委會蔡卓良說,東西湧海岸線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單東湧海岸線,暑期高峰期時日遊客量多達數萬,因此也帶來了垃圾隨手丟棄造成的隱患。雖然其700餘平米的東湧主沙灘有3名保潔員定時清理垃圾能保證衛生,但其它海岸線地帶則因政策、地域等原因,成了「管理真空地帶」。有些沙灘上的垃圾還未來得及撿拾,便被湧上的海浪捲走。而有些素質低的遊客,則直接在遊艇上將垃圾丟至海面上。
這造成的後果會是———如果遇到刮東風,再加上下大雨,海面深處漂浮的垃圾會「報復性」回潮,將塑膠袋、飲業驢友趙威林表示氣憤,「比較厭惡」,認為旅遊垃圾「給深圳最後一片淨海,帶來了視覺美感的破壞!」
「除了衛生污染,還存在安全隱患!」西湧社區居委會主任文國勝說,遊客或驢友在東西湧海岸線穿越,還時常迷路、遇險等問題,近年來每年至少要在深夜出動 3-5次,協助相關部門對遊客進行解救。因此其希望相關部門能將此海岸線交託地方分段管理衛生,並在危險地段加建防護欄等。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