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的三節之一。老北京人習慣上俗稱為五月節。
早在清乾隆年間,端午節要擺粽子供,設「粽席」,人與神共同享受端午節的樂趣。
粽子是端午節的象徵。古時稱粽子為角黍、黏黍。清代也把粽子說成是角黍。
端午節這天,宮中用膳主要是粽子,因此有「粽席」之稱。皇帝皇后、皇太后及諸嬪妃膳桌上粽子堆成一座座小山,有的用三號銀碟裝,每盤十八個,有的用二號銀盤裝,每盤裝二十二個,還有的粽子二百個算作一「方」,每個膳桌上擺兩方。據乾隆十八年端午節膳單上記載,乾隆帝膳桌上擺粽子一千二百七十六個,皇后膳桌上擺四百個。皇太后、皇太貴妃各一位,皇貴妃兩位,妃三位,嬪五位,貴人兩位,常在四位、阿哥七位、公主一位、福晉兩位,共擺粽子六百五十個。吃粽子前,還做一些小遊戲「親教宮娥群角黍,金盤射得許先嘗」。即把許多的粽子放在一個大盤子裡,讓人們站在一定的範圍內,用小角弓射,射中哪只就先吃哪只。用膳時,皇帝要喝菖蒲酒,賞眾人喝雄黃酒,皇帝使用的是帶有「艾葉靈符」紋飾的餐具。膳後用的茶果,是桑椹、櫻桃、茯苓等適時的鮮果。
端午節這天,乾隆帝朝冠上戴艾草尖,身穿藍棉紗袍,紅青棉紗繡二色金龍褂。拴龍舟大小荷包,五毒小荷包。皇后、皇太后及宮中女眷頭上戴五毒簪,艾草簪,綢布制的老虎簪。宮內的陳設無不體現端午節的特點:牆壁上挂的是龍舟呈祥緙絲挂屏,桌上擺大青葫蘆音樂座鐘,瓶內插五福五瑞花……就連各宮裡用的熏香都是菖蒲根、莖為原料製成的。艾草和菖蒲都是多年生草本藥用植物。艾草,又稱艾蒿、五月艾,功能是祛寒濕。菖蒲有提神、通竅和殺菌的作用。菖蒲還可以去寒熱、除三屍九蟲,天時行疾。用它泡酒,據說喝了能延年益壽。端午節頭戴艾草,熏菖蒲香喝菖蒲酒,可以驅除邪氣,消去病毒。至於雄黃酒,除了人喝外,還用此給小孩擦鼻耳,也有人把它倒在地上,可以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
宮內御膳房承擔端午節包粽子的任務。因宮內上粽子供、設粽席及賞文武大臣、太監宮女每人一份粽子,因此對粽子的需求量是十分驚人的,原有的膳房廚役是遠遠不夠用的,需臨時調入許多幫廚,還得日夜包煮。為博取帝后的歡心,廚役們從節前十幾日就絞盡腦汁,精心策劃,從粽子的外形到粽餡一一逐級呈報,直到皇帝批示「欽此」為止。有時還要反覆多次,才能討得皇帝的批示,因此紫禁城裡的粽子有其獨特的風格和味道。乾隆帝曾作詩:「粽席蒲觴苓令辰,天中景物一番新。」
過端午節宮中還有許多活動,演屈原沉江應節戲,圓明園福海內賽龍舟,「畫船簫鼓,飛龍?」首絡繹於波浪間,頗有江鄉競渡之意,召近侍王公同觀」。再有端陽賞賜及各地所進的「端陽貢」也是端午活動的一種。端陽賞的多為紗、葛、扇子、香餅、香包、香袋等物件,還賞紫金錠、蟾酥錠、鹽水錠這些避暑藥品。
關於端午節的來歷,各地有不同的說法,比較通俗的一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投江的日子。清代皇帝入關後,把漢族的傳統文化作為開國創業、制禮作樂、釐定各項方針政策的依據,並有所發展,因此將歷史上的傳統節日視為盛典。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一連五天,初六結束。乾隆帝曾有諭旨:「以後每年五月初一起挂五毒荷包。」龍舟大小荷包初六止。圓明園福海內自五月一日開始 「演龍舟」。五月五日「賽龍舟」。宮內各佛堂擺粽子供,初一、初五兩天擺粽子的數量是相等的。有記載乾隆十八年五月初一至五月初五乾隆帝用粽子的情況:五月初一伺候萬歲爺早晚膳攢盤粽子兩品(二號銀碟)安膳桌賞用。早晚膳伺候備用粽子兩桌,每桌八盤(共計三百八十八個粽子)。初二、三、四三天與五月初一同。
五月初五,早膳伺候萬歲爺攢盤粽子一品,伺候額食四桌,餑餑四桌,奶子八品。盤肉八盤一桌,粽子八盤一桌,粽子二方一桌(共計五百九十四個),晚膳伺候萬歲爺攢盤粽子一品(三號銀盤),安額食桌伺候粽子四盤。配奶皮敖爾布哈四盤,粽子兩方一桌(共計五百零六個)。五月初一至初四,每日用粽子三百八十八個,初五用粽子一千一百個。五日共用粽子二千六百五十二個。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乾隆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