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教授汪暉涉嫌抄襲事件深化

南京大學教授王彬彬前一時期在《文藝研究》上發表文章,質疑清華大學教授汪暉涉嫌抄襲。這件事經媒體報導,引起不同意見的尖銳討論。有人說汪暉主要的東西不是抄來的,是他自己想出來的,次要的東西才是抄來的。關於這一點,國際知名學者林毓生最近向《南方都市報》表示,問題是汪暉到底抄襲了沒有?林毓生說,他同意學者嚴家炎的看法:有些地方確實「可以說是抄襲」。

學者被指為抄襲別人著作,是極為嚴重的事。林毓生說,不但他關注這件事,海外學者余英時也十分關注。「我們對汪暉涉嫌大量抄襲,感到震驚」,需要以嚴正的態度對待。

林毓生認為,學者抄襲他人著作是最無品德的事,這種行為同時破壞了學術秩序,並涉及法律問題。「抄襲幫助汪暉節省了時間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他的理論建樹上,他藉著抄襲才變成有世界水平的學者」。林毓生說,根據這樣的思路,以後大學者都應有抄襲的特權、希望變成有世界水平的年輕學者也都應有抄襲的特權,否則你就阻礙了中國變成學術大國,要變成學術大國,中國必須先變成抄襲大國!這樣講下去,勢必要把中國變成世界的笑柄!這樣為了目的不擇手段的思路,仍然反映著烏托邦革命思潮的深刻影響。它帶來了那麼多的災難;令人感到惋惜的是,許多人仍然對它的吸引力沒有反思的資源,當然也就沒有反思的能力。事實上,學術界之內,大家是平等的,不可能允許破壞學術秩序的特權的存在。如果中國學術界連這一點都無共識的話,也就不成為學術界了。

林毓生還說,「中國學術界最近一再聲言要與世界學術接軌。如果這不只是一句口號的話,我認為負責督導校內學術發展、維持學術秩序的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與清華大學校長,有政治與道德的責任盡速成立‘汪暉涉嫌抄襲調查委員會’,根據調查報告作出符合上述原則的決定:根據鑑定的確實證據作出停薪、停職或撤職的決定。如果清華大學校長、文學院院長不願作出任命『汪暉涉嫌抄襲調查委員會』的決定;顯然,他們未能負起責任,他們自己應該下臺」。

就林毓生的觀點,學者李陀近日響應林毓生,稱他的言論中完全沒有提及對汪暉涉嫌「抄襲」還有不同意見,還有辯論,「你這個結論經過這幾天各種紙媒和網路媒體的散播,實際上已經對一位目前只是‘涉嫌’的學者形成極大的傷害,甚至可能影響他的終生」。李陀建議林毓生再寫一篇文章,針對為汪暉辯護的觀點做一次認真的分析和辯駁,「看經過這樣的辯駁之後,你現有的對汪暉的評判和結論是否還是站得住的,是服眾的」;「有成果的學術交流,只能建立在學者們彼此信任的基礎之上」。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