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包括新課改高考在內的2010年高考的結束,高校招考制度改革的話題再次引起熱議。不少人認為中國「一考定終身」的制度應該打破,但也有人認為 「一考定終身」是個言過其實的說法。有教育學家指出,全國統一的標準化高考目前不宜廢除。
所謂新課改高考,是指部分省市在2004年啟動的新課程改革的基礎上進行的高校招生考試。2010年全國有16個省份舉行新課改高考。在錄取過程中,各高校除了看考生全國統考得分而外,還必須參考學生參加各地學業水平測試的成績,以及學校對學生的綜合評價;也就是說,全國統考得分雖然是高校錄取的主要依據,但不是唯一依據。所以有人說,所謂「高考一考定終身」的說法已經不準確了。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戴家干還說,現在可以多次復讀,多次高考,不再是一考定終身了。然而,中國在實行科舉考試的一千多年中,考生在多數情況下也可以多次考秀才、考舉人、考進士,沒有看到有人對「一考定終身」這句話表示異議。「一考定終身」這句話,主要是對考生因為狀況不好而沒有考好、因而影響了一輩子的前途表示惋惜,對不能給考生帶來充分展示才學的機會、甚至造成不公平測試結果的考試制度的一種抨擊。
原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方勵之表示,中國大體上仍是「一考定終身」:
「這個一考定終身在中國大體還是實際情況。多次報考可以緩解一下這種問題。」
但是方教授表示,他不贊成取消目前的全國統考:
「在中國可能還是高考是一個不好裡頭相對最好的一種。高考考題啊,還是有一套。它保密啊,它評分的標準一致啊,這相對來說是好的。當然確實同時在一天考這個人可能有點生病,那個人怎麼樣這個確實會引起這些問題。我覺得這個絕對不能取消。我覺得用其它的分數來頂替這個是非常危險的。」
方教授說,所謂學業水平測試分數和綜合評價作為高校錄取的參考依據不一定靠得住:
「以平常的德、智、體作為參考分的話,這種方法在美國是有但是據我瞭解在中國的現在情況如果實行的話,會引起很大的問題。中國現在的腐敗太多了。所以如果你把一些分數20%、30%算成這些分的話,這個分數就變成進入市場可以買賣。可以成為腐敗的一個對象。如果有佔20% 、30%那就20% 、30%這是完全不可信的。至少我覺得是大部分不敢信。我敢說。」
美國得克薩斯理工大學教育學院院長藍雲表示,各地的學業水平測試成績在全國範圍沒有可比性,因此目前實行的全國標準化考試不宜取消:
「一個學校的好學生到另外一個學校很可能成為不那麼好的學生。那唯一比較客觀的、可比的那個教育測量的手段是什麼呢?很可能就是那種標準化的測驗。所以我覺得我們不能廢除,不能因噎廢食,不能因為一考定終身這個做法不好就把標準化測驗或標準化制度給取消了。我覺得這對很多學生來說很可能不是給他們更好的教育機會,而是把他們的教育機會給剝奪了。我覺得我想說的是說一個公平的考試制度法很可能是我們國家還是非常需要的。我們不可能像美國有些學校那樣完全廢除標準化測驗那個分數,完全就靠老師跟學生的面試來決定是不是錄取。」
藍教授建議說,國家可以在同一年中,利用網上考試這個平臺給考生以二到三次的機會,這就可以將偶然因素造成的考試結果的不公平降到較低限度:
「可以復讀,可以復考。在一定程度上是減輕了一考定終身對學生的壓力。但是我覺得改得還不夠。有沒有可能讓學生在同一年裡面有二到三次的機會?我也聽到過這樣的事情。有些學生在考試那天正好生病了。他除了那天去考,他就沒有別的機會。他只能硬著頭皮去考。那他的發揮肯定是不正常的。他的發揮一定有失平時的水準。那有沒有可能就是讓學生多考幾次?像這種考試都是標準化測驗的話,其實在網上考試,在網上閱卷,如果對考試的作弊現象能夠有控制的話,其實在人力上並沒有多大的負擔。這種高考的題目我覺得在網上一點困難都沒有,從技術的層面來看。從時間上就比較靈活。就是測量一個東西量幾次總比量一次來得好。不管你是測量長度也好、高度也好、重量也好。學生的學業表現也好、學生的表現也好、學生的個性也好,都是同樣的標準。比如測量一次很可能有誤差,但是測量幾次以後它就自然平衡了。測量得就比較標準。」
不過,藍教授表示,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考試制度,如果90%以上的學生覺得自己在考試中得到了公平的、正常發揮的機會,那就很不錯了。
- 關鍵字搜索:
- 所謂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