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困難時期毛澤東的閑情

關於三年大飢荒到底餓死多少人,已經爭論了好多年,估計還會爭論下去。我們當時在城市,雖然,吃的很差,一個個面黃肌瘦,但總算是活下來了。那時從河南來的討飯的特別多,說到死人的事,傷心痛哭。大街上經常有搶人家手中吃的東西的事。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我在湖北省大悟縣時,單位同事告訴我,在下邊一個公社(具體的名字我已不記得了)的事。有一天一家的女人回娘家去拿點吃的,回家後找不到女兒,就問丈夫,丈夫說她死了。女的不相信,找去找來發現門後有一堆骨頭,丈夫這才告訴她,是自己把女兒殺了,鍋裡還煮著她的肉。女的當即暈倒在地。那個男的後來被抓走了。

這件事讓我難過了很長時間,後來每每想起,都很難受。先前我也知道河南等地餓死了人,而且,情況很嚴重。但聽到本地人講本地事,如此具體,心裏真的很痛苦。一個人飢餓得沒有別的辦法來活命,竟要殺自己的孩子,為什麼?

後來,我又聽到我老婆講,她在小學時,一次在大路上(從河南通往湖北的路),看的一個從河南來的中年婦女走著走著,就倒下了,再也沒有起來,死後,隊裡叫人把她埋了。人們不知道她叫什麼,也不知道她的家。
那是一段讓人不堪回首的1959、1960、1961。

後來,我讀了毛澤東在1959年11月寫的,《七絕。莫干山》和《五侓。看山》,感到洋溢著閑情逸志的這兩首詩,竟然是在全國大飢荒發生時寫的,不可思議。下邊是這兩首詩。

七  絕
莫  干  山     一九五九年十一月

翻身躍入七人房, 回首峰巒入莽蒼。
四十八盤才走過, 風馳又已到錢塘。

五律
看   山    一九五九年十一月
三上北高峰, 杭州一望空。
 飛鳳亭邊樹,桃花嶺上風。
熱來尋扇子,冷去對佳人。
一片飄飄下,歡迎有晚鶯。

對這一段歷史,我們不能忘記,千百萬人的生命就在「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的吟誦聲中消失了。

本文留言

作者玉懷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