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看臺灣-看臺灣 我在臺灣的古文字之旅

春節時,我和媽媽去了我嚮往已久的臺灣。八天的環島游中,我們從桃園出發,先去了臺北,再經過臺灣島西邊的苗栗、南投,還有臺南、高雄,一直到了臺灣島最南端的墾丁,然後再掉頭北上,經過臺灣島東邊的臺東、花蓮、宜蘭,最後又回到臺北。

小吃店啟事 古韻十足

我很喜歡臺灣,覺得它有點像日本,乾淨、精緻,還有點像香港,舒適、方便,但比日本親切,也比香港親切,因為臺灣人用的字和說的話都和我們一模一樣(我聽不懂香港人說的廣東話)。臺灣的字和香港一樣,是繁體字,有的小朋友不喜歡,但我從小學習書法,所以很習慣、很喜歡。

臺灣的很多廣告都很文雅,比如有一家小吃店的門口貼著一張啟事,說他們過年的時候關門,叫「歲除封灶」,過了年再開門,叫「新春開爐」,用正楷體寫在紅紙上,墨很濃很黑,字寫得也很漂亮。看上去古韻十足,很像一件藝術品。

在臺灣所有的景點裡,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臺北故宮博物院。而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無數奇珍異寶裡,我最喜歡的不是翠玉白菜和紅燒肉石,甚至也不是毛公鼎和散氏盤,而是古代文字展,讓我看得入迷,一點都不願意離開。那個展覽叫「鐘鼎彞銘上的文字」,就是介紹刻在青銅器和石器上的文字,展現了漢字從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 、楷書到行書的變化過程。

故宮卡通秀 津津有味

看了那些奇妙的古文字後,我被展廳裡的一段卡通視頻吸引住了。這段視頻生動地展現了中國古代文字的起源、變化,特別是那些和「人」有關的文字,如「從」字、「孕」字、「介」字還有「眾」字是怎麼來的。我記得特別清楚,當時屏幕上出現兩個卡通小人,走過去背靠背地站著,接著,兩個小人的身子慢慢變成了彎彎的線條,又經過幾次變化,最後線條變直,就成了現在的「北」字,旁邊的聲音介紹說「北」在古代也有「背」的意思,我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正當我看得津津有味時,媽媽把我拖走了,還邊走邊說:「再不走,我連翠玉白菜上的小蟋蟀和螞蚱都沒時間看了。」

這次臺灣之旅,對我來說是一次古文字之旅。讓我從心裏感嘆:漢字真美,也真好玩,又古老,又時尚。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