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服務品質可能使上海世博蒙塵

上海世博會期間相關新聞宣傳部門面對境外媒體,出現政策分歧、管制大於服務等問題,如果因小失大,失去上海對外展現開放泱泱大風,將為世博蒙塵。

有經驗的境外媒體都清楚認識到,在大陸新聞採訪過程是有一條清楚的線,有些場合境外媒體無法進入採訪,有些對象境外媒體也難以採訪到,這都要看大陸各相關政府單位的「政策」。

每次遇到國際性大型採訪活動時,例如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境外媒體特別關注大陸是否因為舉辦國際性活動,為顧及國際形象,而在當時改變對境外媒體的種種採訪限制。

當然,在大活動舉辦時,新聞開放程度的提高,也成了境外媒體的期待。

上海世博局長洪浩曾在發言稿上寫到:「希望記者朋友能繼續監督和幫助我們,提供建設性意見,使我們能不斷進步和提高,為海內外參觀者提供細緻、週到的服務,使他們能獲得美好的觀博體驗」。

上述的內容可看出世博組織方最高領導對新聞媒體的認知,但是,真正落實到基層執行者時,可能就走了樣。

在世博開幕初,就發生一起香港電視臺攝影記者設備被志願者毀壞事件,當時香港媒體十分憤慨。

部分上海世博會執行工作者對境外媒體的態度,可能還是維持過去上海對新聞媒體管制的作風,又有幾人真的將洪浩所說的話理解後執行。

上海世博有關方面對於海內外媒體採訪世博會的政策與態度,到底是服務?還是管制?目前是有待討論和檢驗。

上海世博網上新聞中心的做法是,若媒體有採訪場館、園區內各單位的需求,就要求媒體填寫採訪書面或網上申請表,不填寫就很難提供採訪單位的聯繫方式給媒體。

經媒體不斷反映,因世博園區範圍大,很難每天回到新聞中心填寫申請表,部分第一線服務志願者才改變做法,直接提供採訪相關電話。由此可看出上海世博組織方對於媒體的管理過於僵化,管制大於服務。

近日,甚至有服務志願者向記者表示,「我們認為境外媒體不適合進行電話採訪」,因此拒絕提供採訪對象電話。

令人奇怪的是,志願者已知道對方是註冊記者的身份,卻又不願意提供採訪對象電話,不知原因何在?

記者向上海市政府新聞辦查證,是否有境外媒體不適合進行電話採訪的說法,新聞辦相關人員說,「肯定沒有這樣說法,這也不是上海市新聞辦的政策。目前上海世博會新聞宣傳內部結構複雜」。

上述情況凸顯上海世博會新聞宣傳還不只是做法較為保守,對於境外媒體管制設限多,還有多頭馬車,意見分歧等狀況,看不出上海「海納百川、大開大合」的作風。

舉辦世界博覽會,是檢驗上海是否真正體會到對外開放的意義和精神,上海千萬不要錯失良機。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