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校園血案頻發專家稱警惕媒體成幫凶
中國各地近兩個月來連續發生多起校園血案,《中國新聞出版報》星期三刊登文章稱,應警惕媒體報導帶來校園血案的「示範效應」。專家對此有不同評論。
自3月23號福建南平發生成年人殺害8名小學生的事件後,中國各地校園血案頻發,而中國官方也對相關報導加強了管理。世博會開幕前的4月29號,江蘇泰興幼兒園發生血案,被中宣傳部下令要低調處理,5月13號,陝西南鄭幼兒園發生血案後,中宣部又下令禁止媒體派人採訪,一律採用新華社通稿。隸屬於中國新聞出版總署、面向國內新聞、出版領域的唯一專業報紙《中國新聞出版報》星期三刊登文章說,校園血案頻發使得社會各界反思,媒體對這類事件鋪天蓋地的宣傳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示範效應」,間接對社會暴力推波助瀾,導致更多孩子處於危險之中?位於美國華盛頓的《中國信息中心》主編楊莉藜對此評論說,
「我想這個跟媒體的宣傳沒有關係。中共這樣說主要還是為了控制媒體,就是不讓大家隨意報導這些負面新聞。實際上這個根本原因還是社會矛盾的問題。這些年中國人的文化和心態也都有問題,就說他處於社會的底層, 由於社會矛盾的不斷激化,它總是找不到出口,但是中國人最後形成了一種去報復比自己還弱的群體,這樣一個出口確實是讓人感到震驚。」
文章說,如果新聞媒體故意渲染,會給潛在的犯罪份子提供犯罪信息,讓他們群起效仿,應警惕媒體成為「暴力的幫凶」,在報導校園血案等暴力事件時,可以對一些重要信息淡化處理,儘可能減少社會負面影響。位於美國紐約的《北京之春》雜誌主編胡平對此評論說,
「在五十多天一連發生了六、七起,那麼後面發生的那些起呢就有可能是一種效仿。但是問題在於如果你不報導,那麼人們就毫無思想準備,遇到這種事情可能會更麻煩。我們在美國也看到過校園血案,就沒有要求媒體不要報導這麼一回事情。因為首先從新聞自由的角度,它就是不應該去禁止的;而且像這樣的校園血案,事實上你要完全制止它傳播在技術上也是做不到的。至於就說它有可能引起一些效仿的效應,那麼這種可能性在其它的問題上也可能發生。那麼這個事情我想你不能從控制媒體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而應該是從其他的方面去考慮去處理這種問題。」
對於中國近來校園血案頻發的原因,胡平分析說,
「這種事情原因當然很多,也有一些特殊的精神障礙疾病,或者是同樣所說的反社會的人格, 那麼這種情況你要防備確實相當的困難。只是在一個正常的社會裏,這種人數非常非常的少。另外呢我想溫家寶也得承認的反映的社會的深層的問題,在我看來就是一個巨大的社會不公正就可能萌生校園慘案這一類的犯罪行為。很多人尤其不滿意的就是說儘管這些作案的人可能個人有些不順利的一些境遇, 但是他們大家特別不滿意的是無論如何你不應該向無辜的孩子們下手,所以有的校園還出標語:‘冤有頭,債有主’,‘出門左邊是政府’。但這種說法都有一個前提就是假定事件是為了正義這麼回事,誰整了你,你應該回去整別人;你去欺負不相干的人大家覺得沒有道理,這是假定人做事應該秉持正義的原則;但是對於那些已經沒有正義感的人來說,那你這個話就沒有什麼用。所以這裡牽涉一個重大問題是當今的中國確實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正義受到了極大的踐踏,正義是蕩然無存。你政府的建立本來就是為了防止人們互相傷害,所以政府的一個最基本的職責就是建立政府的初衷就是來保證這種正義;而今天我們中國的一個現狀就是政府根本就是肆無忌憚的踐踏正義,老百姓根本沒處講理。 這種情況下當然它就會使一些人產生這種心理, 就覺得根本沒有正義這麼一回事,這個世界就是弱肉強食。所以當他感到生活中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對生活產生絕望的時候,既然他沒有力量去向那些真正欺負他的人,那些強者去報復,因為別人欺負他是因為別人比他強嘛,那麼他當然就去拉弱者來墊背,對他來說就成了一種很自然的一種考慮,這就造成大家譴責的這種校園慘案的行為。」
校園血案頻發使得中國各地近來加強校園安保,公安部長孟建柱也表示,要打得犯罪份子不敢對孩子下手。胡平認為,動用武警保護校園的措施難以持續,而多起校園血案的製造者自己早已不想活了,嚴打也難以震懾,要減少校園血案的發生,必須要從滋生這類事件的社會深層原因著手。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