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在製造藥品1300%的暴利?

湖南湘雅醫院的一瓶出廠價只有15.5元的「蘆筍片」,賣給病人卻是213元,利潤達1300%。在層層加價中,醫藥經營企業、醫藥代表、醫院都在受益,其中把握處方的醫生獲利最大。

據北京晨報消息,開一瓶「蘆筍片」能提成80元,與主任醫師僅僅14元的掛號費相比,顯然回扣掙起來容易,面對如此誘惑,指望醫生恪守醫德似乎很難。

家住長沙的韓女士半年前因為患了卵巢癌,在湖南省規模最大的三級甲等醫院湘雅二醫院做了化療。醫生建議她服用一種輔助治療藥蘆筍片(四川川大華西藥 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每瓶213塊錢。而一位做藥品生意的朋友卻告訴她,從他那裡30塊錢就可以買到蘆筍片。

記者發現該品牌蘆筍片的出廠價格僅15.5元。而湖南省醫藥公司賣給其他醫藥公司的批發價每瓶在30元到40元之間,醫院採購價是136元,最後 賣給患者的價格則為213元。

「蘆筍片」的「藥品投標指導價」超過成本的10倍!這個制定「投標指導價」的政府行為,本身存在問題, 相關媒體多次公開透明進行的藥品集中採購,是「先天畸形」的,但它卻決定了患者花掉的藥費。

另外一方「投標指導價」的制定者也一肚子委屈,因為醫院願意採購指導價高的藥品,按照國家規定,醫院可以在此基礎上,加價15%,「指導價」越高,這個15%也就越高。

高藥價的罪魁真的就是醫院嗎?近年來,相關部門對醫生收「紅包」、拿藥品回扣越抓越嚴,但每次新的措施出臺之後,那些掌握著開藥大權的醫生都會表示,回扣根本制止不了,紅包也是換了形式罷了。

醫生們表示,如果沒藥品回扣,沒有手術時病人送的紅包,僅僅指望國家規定的掛號費、手術費,他們的收入就會銳減2/3。

事實也確實如此:目前主任醫師的掛號費是14元,他要看5、6個病人,才能拿到等同於開一盒「蘆筍片」的錢,這種現狀也使屢遭詬病的「以藥養醫」至今在各醫院延續,因為非此就不能維持醫院的正常運轉。

但是,這種需要以藥來養的醫學診療,並沒讓病人受益。病人從「號販子」手中拿到的專家號,可以從每個14元飆升到500至800 元,和層層加價之後吃到的「蘆筍片」一起,製造著越來越看不起病的殘酷現實……一方面是飛速上漲的醫藥費,一方面是不以藥養就無法生存的醫院和醫生,「蘆筍片」不過是大背景下具代表性的一個個例。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