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古代禮儀 坐姿(圖)

 2010-05-17 00:2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古人對坐姿很有講究,因為它也是禮儀的一個方面。古代人們的坐姿主要有三種:「趺(音副)坐」,即雙足交迭,盤腿而坐,類似佛教中修禪者,所以又稱 「跏趺坐」;「箕踞」,即兩腿前伸,全身像簸箕形狀;「跽」(音計),即跪坐,臀部壓在後曲的小腿和腳上。
在沒有賓客時,坐姿可以隨便一些,好像上面的前二種,但是如果和尊者,長者,朋友交談,或在議事,宴會和招待客人時,就要採用禮貌的姿式——「跽」了。

古書中對於標準有禮的坐姿有不少記述,如西漢時大夫宋忠,賈誼,有一次聽卜者講解卜筮,由於這位學識淵博的卜者侃侃而談,順理成章,二人不由得肅然起敬,於是「獵纓正襟危坐」即整理冠帶,正一正衣襟,危坐,就是挺直腰板,端正的坐好,以表示對這位學者的尊敬。

古時君子士大夫十分重視自身道德禮儀的修養,所以即使平時閑暇之餘,也要做到約束自己的言行,如東晉的陶侃便是「職事之暇,終日斂膝危坐」;宋朝的司馬光平時「燕居,正色危坐。」清聖祖康熙皇帝文治武功,威名顯赫。平日上朝時,儼然端坐龍椅,俯視著眾人,殊不知這種皇帝舉止修養的基本功其實是在長期嚴格的要求下培養出來的。

康熙帝曾回憶說從小「凡飲食,動履,言語,皆有矩度。雖平居獨處,亦教以罔敢越軌」。而登基後和大臣們議政,和經講官研讀書史或家庭談笑時「率皆儼然端坐」,是幼年起習就,加上平時的自我涵養造成的。

来源:明慧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