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名單怎能解憂?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齊驥直言,有些城市的房價過快上漲,與一些地方和部門認識不到位、落實調控政策不力等原因有關。如果必要的話,住建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公布房價過高、上漲過快的城市名單。 (5月8日《新京報》)

齊驥副部長的這一言論無疑是道出了人們關於房價「不能說得太細」的難言之隱,然而若以此作為期待房價下降的救命稻草顯然為時過早。

房價的問題可以說是市場經濟的一個特例,太多人為因素的參與打破了市場規律的平衡,高投資、高回報的盈利模式一旦形成地方壟斷,市場規律和宏觀調控也就都顯得無力回天。齊驥的態度直指一些地區官商勾結的矛頭,然而這一隱晦的言論並沒有直接點出要害,「有關」說明就不是「根本」,這一併非嚴厲的指責很可能給一些地方政府一個暗示:現在還沒有到嚴厲調控的時候,大家能撈的趕緊快撈。

當然我們可以毫不負責任地把房價上漲的原因,同現在其他矛盾一樣,歸結為「轉型時期的問題」,人口過度市場供應不足、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等等,而這些冠冕堂皇的「社會原因」終究還是人的原因,超出市場範圍的變動又該由誰負責?鑽了市場的空子,賺了市場的錢,再把責任推給市場,這是官商們再默契不過的事情了。

「如果必要的話,住建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公布房價過高、上漲過快的城市名單」,房價居高不下的原因已由諱莫如深的秘密成了司馬昭之心,對於廣大民眾而言,這一名單的公布與否並沒有多大的實質意義,只要房價一天還在漲,住房問題就是一塊陰影。

「天高皇帝遠」的投機心理仍然在一些地方政府官員的心中作祟,即使在「群眾雪亮的眼睛」面前仍然胡作非為,而住建部也只是點到即可的批評和警告,這點不能服眾的威懾力在旁觀者眼裡只不過是一種迫於輿論壓力的表態而已。

目前房價居高不下的最大障礙就是政府、銀行家和商人的利益紐帶,如何瓦解這樣的利益僅靠住建部門的「義正言辭」還遠遠不夠,加強調控力度是解決由人為因素造成房價過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在房價的調控上,部分「認識不到位」的政府與市場的博弈最終只是一場利益上的糾紛,把政府從市場利益的角色轉變過來,「人禍」解決好了,其他的問題就不再是真正困擾人們的問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