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錯過最好的調控時機
4月中旬以來,北京官方密集出臺一系列房地產調控措施,嚴厲打擊房地產炒賣活動,被認為是觀察中國當前經濟走向的一個重要指標,引起海內外廣泛關注。今天的中國觀察,要向大家介紹有關中國調控房地產的分析評論。
香港《東方日報》「神州觀察」的評論稱:「今次姍姍來遲的調控並沒有贏得多少掌聲,因為當局錯過了最好的調控時機,相關利益方均不滿意。」「中國樓市已不是一個經濟問題,而是成了政治問題,其不僅綁架了經濟,而且也綁架了政府,成為社會矛盾的根源。」 「目前的調控措施雖然很猛,但結果難免是多方皆輸的局面。
一方面,政府的威信在歷次調控失敗後已大打折扣,在外界看來,政府的調控都不是主動順勢而為,而是被迫逆勢而行,政府在樓市調控中屢屢告輸的戰績,早已讓老百姓失去信心。另一方面,開發商今次被政府‘精確打擊’而遍體鱗傷,尤其是一些未能做好積穀防飢的開發商,將很快陷入絕境,自然對政府抱怨不斷。至於普通老百姓,即便目前樓價再跌一半,大多數人仍然買不起房,他們對調控更多是幸災樂禍,而那些高位接盤的房奴則最為可憐,很快就會淪為負資產一族。」
北京《新華網》「新華時評」署名余孝忠的評論稱:「 一個房地產項目,從最初批准立項到最終開盤銷售,涉及的部門少則一二十個,多則百十來個。而僅從目前查辦的案件來看,腐敗幾乎滲透到了從立項、貸款、工程招標、用途變更、容積率調整、監理驗收等各個環節。 從掌權者直接受賄後為開發商提供便利轉為較隱蔽的‘權房交易’,低價購房、轉賣套利,繼而更隱蔽地以權力為‘干股’,幕後參與房地產開發,房地產商與腐敗官員為逃避法律制裁,可謂煞費苦心。與之相比,開發商為腐敗官員安排娛樂消費、出國考察、組團旅遊乃至色情服務,逢年過節再奉上各類‘消費卡’甚至為其子女出國留學提供資助,則顯得小巫見大巫了。‘腐敗成本’必將推高房價,轉嫁給消費者,甚至‘綁架’地方公權力,導致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執行力弱化」 。
湖南《紅網論壇》署名姜宗福的評論稱: 「受巨大利益的驅使,許多‘御用’經濟學家們淪為特殊利益階層的‘家奴’,不僅在國家要害部門扮演著‘學術權威’的角色,還受雇於多家上市公司擔任‘獨立董事’,國家的政策還沒有出臺,信息已被‘利益階級’所掌控。等到國家政策一出臺,‘利益階級’們相應的對策也出來了。這樣出臺的政策其調控能力可想而知。」
新加坡《聯合早報》署名鄭永年的評論稱:「房地產已經成為當今中國政府所面臨的最大政策挑戰。這是因為房地產在很大程度上聚集了經濟、社會和政治方方面面的矛盾和問題。」 「 直到今天,中國還沒有明確的社會政策;相反,所有社會領域呈現出被經濟政策所主導的趨勢。這種趨勢對中國社會的打擊和破壞是致命的。」「 一個社會一旦失去諸如像房地產那樣的硬體,而像社會保障、醫療和教育那樣的軟體又不到位,社會的生存和發展就失去了基礎。」「如果房地產是經濟泡沫,還可以應付。但一旦形成大規模的社會泡沫,社會穩定甚至是政權的安全就會成為大問題。去除社會泡沫,越早越好。道理很簡單,投資和投機房地產的人畢竟是少數,但等到大多數社會群體不能忍耐的時候,就為時已晚。」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關鍵字搜索:
-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