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財經報紙要聞一覽 (4月28日)

◆國際金融報 >>控倉為上謹慎抄底 在多方利空的襲擊下,A股昨日遭遇「黑色星期二」,上證綜指大跌2.07%,盤中指數一度跌至2866.34點,創下今年以來新低。股指跌了又跌,底部究竟在哪裡?業內人士認為,由於宏觀面不明朗,個股的估值已經不能支撐投資價值,市場繼續處在尋底過程中,操作上應奉行觀望策略。 >>中美下月北京再對話 中美第二輪戰略與經濟對話時間已敲定。中國外交部和美國財政部4月27日都證實說,中美初步商定在5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舉行對話,屆時,美國財政部部長蓋特納與國務卿希拉蕊將率團來華。中國國務委員戴秉國及副總理王岐山將會見希拉蕊和蓋特納,並舉行會談。 >>今年外貿警鐘又響 商務部在昨日發布的《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0年春季)》中稱,由於世界經濟復甦進程依然曲折,各種積極變化和不利因素同時存在,中國對外貿易發展仍然面臨著許多不確定因素。 >>經適房投機,難了 4月27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其官方網站上對外公布《關於加強經濟適用住房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稱《通知》)。該通知規定,對違規出售、出租、閑置、出借經濟適用住房,或者擅自改變住房用途且拒不整改的,將按照有關規定或者合同約定收回,並取消其在5年內再次申請購買或租賃各類政策性、保障性住房的資格。同時,住房保障部門應對個人是否已繳納相應土地收益等價款取得完全產權、成交價格是否符合正常交易、政府是否行使優先購買權等情況出具書面意見,不能提供書面意見的家庭,任何仲介機構不得代理買賣、出租其經適房業務。 >>金融創新別打「擦邊球」 日前,上海黃浦區法院發布了「2009年度金融審判白皮書」,統計顯示,該院2009年共受理各類商事金融案件6044件,涉及標的金額為4.1億元,暴露出了金融機構在金融創新、內部管理、風險控制方面存在的問題。 ◆上海證券報 >>多重利空齊襲 滬指期指雙雙跌出年內新低 銀行股再融資傳聞、險企四月減倉、解禁市值階段性放量、市場加息預期增強……多重利空昨日齊襲A股,上證綜指再度破位大跌,盤中及收盤均創出年內新低。而股指期貨在上市的八日內再收大陰線,主力合約跌幅達到2.67%並創上市來新低,並且出現「價跌量升」格局,四個合約的持倉量首次突破9000手,顯示多空爭鬥再趨白熱化。 >>今年期貨公司分類評價突出資訊技術等級 記者獨家獲悉,《2010年度期貨公司分類評價操作指引》(徵求意見稿)已於近日下發到部分期貨公司手中。與去年相比,新版《指引》特別突出股指期貨背景下的資訊技術,凡是資訊技術評級未達到一類等級的期貨公司將直接歸為D類。 >>北京今出臺首個地方樓市新政 本地居民購房套數或受限 據知情人士透露,北京今日公布貫徹國務院17日發布的《關於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的地方細則。這是國務院新政公布後的首個地方城市出臺的執行細則。 >>外匯局「熱錢」調研顯示外資流入確存問題 國家外匯管理局資本項目管理司副司長孫魯軍27日在「第四屆中國企業跨國投資研討會」期間透露,外匯局已成立相應小組,分赴各地調研熱錢流入情況,主要側重瞭解外資流入的管道、規模及流向等。調研中確實發現了一些外資流入中存在的問題,目前已有初步的結論,具體結果將於近期公布。 >>世博期間境外個人購匯限額5萬美元 記者從相關管道瞭解,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日下發通知,決定在上海世博會期間對境外個人實行購匯總額管理政策,累計購匯總額為等值5萬美元,實行期間為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