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文化中,三才是指天、地、人。
中國古人認為:天、地、人是一個完整一體。這個怎麼理解呢?我們把它們放大一些,在一個更廣闊的空間去談,這樣就很清楚了。
宇宙中包括了銀河系、太陽系、地球和人。也就是說無數的人、地球、太陽系和銀河系構成了一個更大的空間——宇宙,這就是說:銀河系、太陽系、地球和人是宇宙整體的結構的一部分,它們是一個整體。同理:天、地、人也是一個承上啟下的完整小天體。
宇宙運行的道理和規律對應到銀河系,就是銀河系的運行規律和道理;銀河系的運行規律和道理對應到地球和人,就是地球和人的生存之理。也就是說:天、地、人的生存法則就是宇宙運行的道理和規律的不同層次的對應,換句話說:宇宙和天、地、人運行的原理都是一樣的,只是表現不同而已。
中國傳統文化中,儒道兩家及後來的釋迦佛教合而為三,交相輝映,各道其理,為人們展現了不同的歸路。而儒家主要針對人的行為思想進行了規範,給人的生活奠定了一個道德原則。
孔子一生曾多次向老子問禮。第一次有年代可考,是在孔子17歲時,即魯昭公七年(前535年),地點在魯國的巷黨。據《水經注•渭水注》載:「孔子年十七問禮於老子」。《禮記•曾子問》曾四次記載孔子向老子求學問禮。孔子問禮於老子後,對老子有相當高的評價。「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矢曾。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可見道顯然是高於儒的,其目的也與儒教不同。不是針對人怎麼去克己守禮,遵循仁義去講的。道的起點就高,要求也一下高了,直接就是修道,不管人間的俗事了,也就不講這些東西了。
老子創立道家、孔子創立儒家,儒道兩家的思想共同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兩大主幹,若明若暗地影響了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同時,對世界的影響也是深遠的,老子和孔子都被列入了世界歷史文化名人,僅這一點就足以說明。
春秋戰國之前,當時的中華文化是道家的文化,道家講的是:清淨無為、順其自然。當人們脫離了自己的本真的時候,慾念叢生,就墮落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孔子,總結了上古聖人的神聖和上古社會人群安樂的根本原因:道德。道德高尚的社會即政通人和,五穀豐登,人民安居樂業;反之,道德敗壞的社會就是社會崩潰,人心不古,戰亂不止,老百姓沒有安定的生活。因此,道德從建是解決一切社會問題的根本,這就是孔子之所以要建立一整套道德規範的原因。
當這套學說成熟的時候,孔子開始周遊列國,宣傳他的學說,其實就是宣揚道德,以道德來規範社會的次序。這時孔子大概五十歲當口,如《論語•為政》中所記載的:「五十而知天命」。人在五十歲的時候已經知道生命的意義,知道這個世界的意義,知道這個宇宙的意義,此時,也瞭解了生命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的循環。這個層次不在恐懼死亡。對於很多人來說,也許一生也就停留在立的層次。能夠達到不惑和知天命的層次的人不多。
既然孔子的願望這麼好,為什麼在這個過程中屢招挫折,無功而返?其實這個過程就是孔子堅持真理的修煉悟道的過程,也是孔子最重要的一段人生經歷。由「五十而知天命」到「六十而耳順」而最終達到其人生的最高境界的過程:「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耳順」就是耳的功能已經通順自己以及他人的心理,故能聞他人之言,即知他人的心意。此是耳聞無礙之境。這個過程中發生的很多事情,這些事情告訴孔子,人有美好的願望和追求沒錯,但是,人的一切都是天象的變化造成的,人的願望和追求再美好也改變不了天象。但是,人卻可以通過修心養性來改變自己,人人都懂得做人的道理,人人都通過修心養性來改變自己的時候,社會就會因此而改變--這也是正心、修心、齊家、平天下的根本之理。而正心,是修心、齊家、平天下的基礎,儒家的道理一句話概括就是:人的正心之道!體現在個人就是做一個正人君子;體現在家庭就是齊家之道;體現在國家就是為政之道。
到了晚年孔子為什麼說《易經》為群經之首?《易經》就是講的過去銀河系的運行之理,人是屬於銀河系天體中的一物。做人的理是一回事,人的美好願望和追求要符合銀河系的運行之理,否則就是無法無天了。過去的古人就是通過《易經》的占卜天象來調整自己的行為,使自己和天、地溶為一體,擺正自己在天、地之間的位置,與整個宇宙的運行規律成為一體,和諧共存。
到了古來稀的年齡,孔子推崇《易經》為群經之首,想來是參透這銀河天體之理而能從心所欲,不逾矩。順心而為,自然合法,也就是動念不離乎道,三才瞭然於心。 在其畢生修學後而達自由的境界了。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三才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