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習慣不改 中國慢性病會「井噴」

中國衛生部原副部長王隴德指出,為保護健康「中國人需要生活方式的革命」,如果情況不變,30年內中國慢性病會出現「井噴」 (大量發生),變得非常嚴重。

王隴德今天在新華網談論維護健康的問題。他指出,中國人有很多生活習慣不利健康。例如飯前便後要洗手,但一些農村、學校的廁所還是土廁所,外面沒有水龍頭,學生怎麼洗手?

又如很多人隨地吐痰,「不要說普通場合,就是在一些培養高級幹部的學校,痰漬遍地」,這對防治呼吸道疾病不利。

中國人還喜歡抽煙,男性吸菸率大概佔50%,而吸菸對身體絕對有害。

中國人炒菜又喜歡放油,很多人炒菜放很多油,「有些賓館裡的菜都是在油裡泡著的」,植物油的熱量和動物油一模一樣,很多人因為吃過多的油而造成身體肥胖和超重。

同時,中國人也不重視吃蔬菜,近20年吃蔬菜從人均400多克降到200多克,「應該吃的東西我們反而吃得很少,或者是越來越少,不應該吃的東西,比如肉類、油脂類大量增加」,這個情況現在沒有轉變的趨勢。

中國人也一貫不重視牙,中老年人牙周病患病率86%,卻不瞭解牙周病會影響到心血管疾病。

此外,中國很少人知道335cc的可樂含有140千卡熱量,要快走半個小時才能消耗掉。

與此相對,中國人絕大多數運動不足,僅約20%的人經常運動,絕大部分人不鍛練或偶爾鍛練,以前上班得走路、騎車,現在是坐車、開車、坐電梯,「這是非常不科學的變化」。

王隴德表示,如果現在慢性病流行的狀況不改變的話,30年內,中國慢性病就會發生「井噴」。事實上,一些常見的慢性病「預防是最好的」,通過生活的調理,可預防90%的冠心病、80%的高血壓、1/3的糖尿病。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