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假鹽猖獗 工廠食堂成重災區

廣東省東莞市今年3月起對工廠、學校食堂與酒樓的食鹽使用情況展開抽查。但近日有媒體發現,在東莞部分農貿市場和工廠假鹽仍然猖獗。 南方新聞網報導,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假鹽,一部分來自廣東個別沿海城市一些生產食鹽的鹽場,或是個人私自出售的粗製假鹽,其他主要來自湖北、江西等內陸省份。 這些假鹽原本都是以工業鹽或出口的名義透過火車運到鐵路沿線城市,到達東莞後被一些不法商販買下,然後透過機械包裝加工成假鹽,再一層層批發給下面的「馬仔」。「馬仔」拿到假鹽後,再透過各鎮一些農貿市場的批發商銷往市場。 一名執法人員說,「市場上流通的百分之八、九十的假鹽都是工業鹽,這些假鹽主要來自湖北、四川和江西等省份。主要靠火車運送過來,然後再發給一些地下加工廠實現重新包裝。」 東莞大批假鹽主要不是銷給個人,而是銷往各鎮一些大型工廠以及一些難以監管的村一級農貿市場的二級批發商。 常平鎮一名工廠廚師透露,「很多工廠都會買很便宜的鹽給工人吃,這可以說是公開的秘密,都是工廠採購部門想抽油水。」 鹽業局辦公室負責人稱,「以前兩種鹽,便宜的肯定是假鹽,現在假鹽也賣真鹽的價格,就讓一些消費者在不辨真假的情況下以為買的是真鹽,反正吃不死人,這就導致假鹽越來越多。」 工業鹽大量存在亞硝酸鈉,一旦進入人體,會讓血液的運氧量大幅下降,中毒後會出現全身無力、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腹瀉、呼吸困難等症狀。 東莞市鹽業局負責人表示,以前執法重點主要是市場,工廠食堂很難監管,今後這將是鹽業部門查處的新方向。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