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公務員"的服飾(圖)

現代公務員上班穿什麼服飾較為隨意,只要不是奇裝異服,乾淨整潔就行,可宋朝「公務員」的服飾有嚴格限制,式樣、顏色是區分官品高低的重要標誌。

就說品官平常工作時所穿的常服吧,宋人又稱為公服,樣式一般是圓領、大袖,下裾加一橫襕,腰束革帶,頭戴幞頭,腳穿朝靴。公服的顏色可謂等級分明,三品以上者穿紫色,五品以上者穿紅色,七品以上者穿綠色,九品以上者穿青色。到了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改制後,去掉青色不用,官階只要達到四品以上可以穿紫,六品以上穿紅,九品以上穿綠。官員一塊兒上朝接受皇上接見,手執的笏板也各不相同。六品以上者執象牙笏板,九品以上執木笏。內侍、武臣雖然也穿紫色公服,但是不佩魚。

「佩魚」即用金銀裝飾的魚形佩袋,又名「魚袋」,穿公服時佩掛在腰帶後面。據《宋史·御服志》記載,魚袋並不是宋朝的發明專利,而是沿襲唐制加以發揮改造的產物。魚袋起初在唐朝時叫「魚符」,可以分成左右兩半,一半留在朝廷,一半讓官員隨身攜帶,上面刻著官員的姓名、職務,出入皇宮時合之用作憑證,類似於今天的證件。不用時因裝在一個魚形口袋裡,所以後來就改叫魚袋。宋廷對其「發散思維」,摒除「證件」作用,不刻官名,用金銀裝飾,以明貴賤。官員穿紫色公服,佩戴的是金飾的魚袋;穿紅色公服只能佩戴銀飾的魚袋。據說這一「靈感」來自於魚眼,魚眼晝夜不閉,含有「常備不懈」的寓意,佩戴魚袋,一來標明身份,二來警示為官者要恪盡職守。

與公服配套佩戴的冠服——平角幞頭,也頗具魚袋的自律功效。

本文留言

作者張鳳梅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