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待成熟與加強的中國第一

去年,當美國還在國際金融危機中痛苦呻吟時,中國經濟卻領先群倫,率先復甦,全年經濟成長8.7%,傲視全球。中國的工業淨產值和增加值雙雙首度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許多海內外經濟研究機構紛紛大膽預測,中國經濟總量可能在二十年後超越美國。

「中國第一」的氛圍吹向了中國國內,國家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與新華社聯合進行的「2009年百姓經濟生活調查」顯示,國際金融危機反而加強中國民眾對中共官方的信心程度。8成中國民眾認可中共應對經濟危機的各項措施。對於未來經濟走勢,大多數受訪者堅信,中共能夠領導中國人民戰勝金融危機;近8 成受訪者更相信,中國在世界上的經濟地位進一步加強。

 百年一見的「金融海嘯」之後,「中國模式」頓時化身為世人刮目相看的典範,比擬近三十年前崛起的「日本第一」風潮。似乎,中國的獨特政經體制,正把歐美的民主自由與資本主義體制,掃進「歷史的終結」?

國進民退的疑慮

事實,真是如此嗎?

金融危機,中國私有企業深受重創,外銷凋敝,經濟衰退。中國官方被迫接手,填補私有經濟流失的缺口。所謂「鐵公雞」(鐵路、公路、機場)等項目,成為官方大力挹注資金,穩定經濟、社會的重要手段。如同其他國家一樣,中國官方直接介入岌岌可危的私有企業,從鋼鐵業到採礦業、甚至基礎設施, 「國有化」復辟;於是,「國進民退」的疑慮,不脛而走。

 中國政府當然瞭解市場經濟的重要性,但是,面對危機,「穩定」更是其治理之首重。換言之,比起私有經濟的不可掌握,中國官方寧可相信自己。

 現在,中國政府卻得開始收拾國家壟斷下的各種「疑難雜症」,例如:收入分配失衡、龐大地方政府債務、高房價、貪腐、通膨、國富民窮、重複投資和產能過剩……等。「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近日所做的「認同與期望」調查即顯示,71%的中國民眾認為「中國經濟壟斷程度高」,與在華外國人士的想法比例(67.5%)接近。中國國有企業,充斥著代理人問題、內部控制人問題、所有者缺位問題、投資效率低下問題、權責不對應問題以及歷史包袱沈重問題,這注定了中國國有企業的輝煌,是建立在各種壟斷保護之上。

政經改革新方向

不可諱言,「壟斷」一樣發生在資本主義社會。但是,在資本主義國家,市場透過自由競爭,卻展現效率化及創新能力,這也是美國跨國企業獨霸全球的原因。然而,資本主義市場會有「看不見的手」,以行動(資金流向)監督、制衡國家權力,甚至為國家定價(國債利率)。其實一點也不錯!這正是中國當今政經改革所最需要的新思考方向。

今年兩會,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提及:「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和現代化建設就不可能成功」。若中國官方想切實執行「政體改革」,邁向真正「盛世」,就應該慎思「後金融危機」的國家退場機制、強化自由市場競爭、革除因制度缺失而導致的「恩庇侍從」──因為,這是貪腐的溫床!中國政府高層應該思考:基於社會分配正義、資源平等,合理回饋中國數以億計的百姓,而非利用國際金融危機、反其道而行,去強化國家對社經資源的掌控;而這種經濟層面的反思,剛好就是接續政治改革的第一步之後,方可得行。

本文留言

作者洪奇昌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