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決器還需加蓋?那你乾脆不要當代表了!

據《南方週末》報 道:「近日,關呈遠、韓方明等多位政協委員聯名提案,建議為人民大會堂的投票表決器加上蓋子 「遮面」。韓委員說,表決器沒蓋子的話,投票者按反對鍵或棄權鍵時,容易被其他人看到,不利於委員、代表按照真實意願行使表決權,應該像ATM機的密碼鍵 盤那樣加個蓋子,手伸進蓋子裡投票。他還表示,此舉並非創新,很多國家的議事場所都這麼做,也並非出於擔心或恐懼,而是制度設計者對委員、代表的尊重。」

我並不真正知道國外議事場所是否這樣做。但我斷定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個道理很簡單。假定國外的議員與我國的人大代表是真正代表其選民的,在這個前提下,根 本不可能需要掩飾其政治觀點,反而要大肆向公眾表明自己的政治觀點,需要向公眾表明對某項議案持支持或反對態度。不然,如何向自己的選民交待呢?如果選民 不知道自己選出的代表對某項議案的立場,他們怎麼知道該繼續支持他或者該放棄他呢?

也許國外的選舉,選舉總統或者議員,需要保密。因為一般公民的政治傾向是沒有必要公開的,也許需要保護。但已經成為公職人員的政治人物怎麼能隱瞞自己的政治傾向與立場呢?那不是存心欺瞞選民嗎?所以,可以肯 定國外議會對議案的表決不會為表決器加蓋子。這個道理和聯合國安理會的表決是一樣的。如果安理會成員對某項提案的表決也要加蓋,不讓大家互相知道誰投了讚 成票,誰投了反對票,誰投的棄權票,那肯定要把國際關係搞成一鍋粥。分不清誰是盟友,誰是對立面。至於對行政部門提名的任職人選的表決,比如說內閣成員、大法官等的任職表決,我不敢肯定,但我覺得也不至於需要隱瞞。

雖說我國的「兩會」代表離代表真正的民意還相差較遠,但也不至於需要隱瞞對提案持支持或反對的立場。而且,「兩會」代表應該朝代表真實的民意方向努力邁進,所以,為表決器加蓋完全不必要,是一種退步。

如果表決器不加蓋,覺得投票很為難,那就乾脆不要當代表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