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貢山獨龍族紋面女(圖)

獨龍江鄉境內的獨龍族傳統茅草房

獨龍江鄉龍元村的獨龍族紋面女丹吉(左)和色巴在聊天說笑。

獨龍江鄉孔當村的簡易吊橋

可愛的獨龍族小女孩

雲南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的高山峽谷深處,居住著中國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獨龍族,總人口僅有6000人左右。由於這裡一年中有半年時間是被大雪封山,在其餘時間裏也因為山高谷深、溝壑橫阻與外界聯絡不容易。也因此讓人們對這個古老而又封閉的民族充滿了好奇。

獨龍族屬於古代氐羌系統的民族,他們民族語言是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的獨龍語。以前獨龍族處在原始社會末期階段,一個父系家族是一個自然村落,在家族社會範圍內自由遷徙,自由耕種。直到2000年以前仍為刀耕火種為主,因峽谷中平地太少,大部分坡地上仍為粗放式農業耕作,而採集狩獵也是主要的生產方式。獨龍族的的社會風氣,非常講信用、遵守諾言是他們的道德傳統。

龍族人最讓外界關注的,就是紋面的習俗。紋面僅限於婦女,獨龍語稱之為「巴克圖」。紋面的習俗來源說法不一,有的說是為了不被外族搶去為奴,有的說是為分辨男女,還有一說則是對蝴蝶的崇拜。紋面女臉上的花紋都是蝴蝶的變形蝴蝶——這種美麗的生物承載獨龍族對美的想像。獨龍族人認為世間萬物皆有靈魂,而且獨龍人認為人的亡魂最終將變成各色的「巴奎依」——一種大而好看的蝴蝶,只有紋面死後才能與自己的靈魂相認。這大概是關於紋面來由的最美麗的傳說了。

婦女紋面樣式基本相同,不分氏族和家庭,少女12至13歲初長成時,竹籤刺臉,鍋灰敷面,顏料滲入皮下,靛青色似蝴蝶的圖案永留臉上,少女出嫁前必須紋面。紋面時,少女先洗臉後直臥躺於地,一婦女用竹籤蘸鍋煙水在少女臉上畫出圖案,以小木棍不斷敲擊一根荊棘上的硬刺,從上至下地依圖案用刺戳破臉龐,再用鍋煙或一種深色的草汁,反覆揉擦刺文,讓其滲入皮下。一週左右,紅腫消失,青藍色的紋樣便永留臉上。紋面習俗主要盛行於獨龍江北部接近西藏察瓦龍地區的一、二、三村即龍源、迪朗、獻九當和孔當。有專家認為,從臉部刺紋多少的地域分布,可以推斷在受擄掠威脅大的以上地區,滿臉刺紋是為了更好的預防外族擄掠,直到1967年這種習俗才徹底廢除,紋面習俗就消失了。

現時代進步了,紋面老人的去世(據說能夠紋身的獨龍族紋身師,目前健在的也只有一位70高齡的老人),紋面婦女人數越來越少,截止目前,這個民族僅有62位紋面女在世,其中最大年齡108歲,最小的也已50歲,她們的影像和生活因此顯得彌足珍貴,被稱為獨龍族的活化石。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