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朔的薪水 每月只有三百塊(圖)
漢武帝招人,東方朔前去應聘,在自薦書上寫道:「本人十三歲學文化,十五歲學武術,十六歲攻詩書,十九歲通兵法,今年二十有二,天文地理無所不通,諸子百家無所不曉,提筆能寫,上馬能戰。論口才,蘇秦張儀不是對手;論打架,荊軻樊噲難近我身。像我這樣的奇才,要是做不到宰相一級,那真叫沒有天理了。」自薦書遞上去,漢武帝覺得他吹牛,給他安排了一個很不起眼的崗位:待詔公車。
「待詔」就是等著皇帝召喚,「公車」是負責接待的單位,這個崗位就是讓你在國營招待所裡待著,什麼時候想起你來了,什麼時候給你活兒干。漢武帝的意思很明顯——東方朔太狂,先讓他在一邊涼快涼快。
東方朔在招待所裡待了幾個月,憋得要死,想讓這位看不起自己的大老闆親自面試一回。怎麼才能見到漢武帝呢?他想了一條計策。當時宮裡養了一幫小矮人,主要負責給漢武帝演戲唱歌說笑話玩雜技什麼的。東方朔嚇唬他們說:「我嘴皮子動一動,就能讓你們人頭落地!」小矮人們信以為真,求漢武帝救命,說是一個叫東方朔的傢伙要殺他們。漢武帝很奇怪,傳東方朔進宮。
漢武帝說:「東方朔,你小子為啥要嚇我的小矮人啊?」
東方朔說:「陛下聖明,那幫小矮人身高不到一米,每月卻能領一袋小米和二百四十錢,吃不完花不完;我東方朔身高一米九,每月也是領一袋小米和二百四十錢,既不夠吃又不夠花。小矮人們撐得要死,我東方朔餓得要死,這世道太不公平了。您要覺得我是個人才,就給我漲工資;要是認為我連一戲子都不如,您就讓我捲鋪蓋回家,省得在這兒挨餓。」
漢武帝大笑,給東方朔換了個好一點兒的崗位,漲了他的薪水。
這個故事見於《漢書·東方朔傳》,原文中,東方朔提到自己薪水,說的是「俸一囊粟,錢二百四十」。一囊粟,是指一袋沒有脫殼的小米;錢二百四十,是指二百四十枚三銖錢(三銖錢是漢武帝前期的主要貨幣,後來改鑄五銖錢)。這些就是東方朔剛參加工作時一個月的所有薪水。
西漢公務員分為近二十級,最高級別是丞相,其次是御史大夫,再其次是中二千石,再往下是二千石、比二千石,千石……直到百石、斗食、佐史為止。所謂二千石、比二千石、千石、百石,是每年名義上能領的糧食數量,漢朝時通常用這個指標來指代行政級別。當然,實際的薪水並不一定發糧食。東方朔最開始做「待詔公車」,屬於百石以下級別的斗食或者佐史,相當於現在機關裡的小科員。
丞相、御史大夫、二千石等高級公務員的薪水構成比較複雜,有貨幣工資,也有實物補貼(如糧食和布匹),還有可供收取田租和賦稅的採邑。而像東方朔這樣百石以下的低級公務員,就只有貨幣工資和糧食補貼兩項薪酬了。東方朔的貨幣工資前面說過,每月二百四十錢,糧食補貼是多少呢?由《居延漢簡》所載漢武帝晚期低級官員的工資單據可知,凡百石及以下級別的公務員,每月小米(或麥子)三石。東方朔說的「一囊粟」,是指三石小米。
漢朝一石約等於今天二十公升,三石即六十公升。一公升不脫殼小米大概能出淨米一斤二兩,三石就能出淨米七十多斤,一個月發這麼多米,平均一天兩斤還要多一些。現代正常飯量的成年男子,即便一日三餐全吃米,每天也吃不完兩斤,東方朔卻說這些米不夠吃,大概因為他是大個子,又是山東人(齊人),飯量超常。當然也有可能他此時已經成家,還得養活老婆孩子,一家人幾張嘴,「一囊粟」自然緊張。
前面還說過,東方朔除了一囊粟的糧食補貼,還有二百四十錢的貨幣工資。為了便於估算,我們不妨把這二百四十錢也換成糧食。據《史記·平准書》和《居延漢簡》卷1所載西漢糧價,武帝時豐年粟米十五錢一鬥,二百四十錢能換十六鬥,加上已經補貼的三石(三十斗),每月共有四十六鬥,能出淨米一百多斤。一百多斤小米,放到現代市場上賣三百元左右。所以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單按糧價折算,東方朔每月薪水只有三百來塊錢。
補貼和工資加一塊兒,一個月才領三百元左右,漢朝公務員的薪水是不是太低了呢?您可千萬別這麼說,拿低薪的只是東方朔這樣剛參加工作的小科員,像丞相、御史大夫、中二千石等高幹,薪水高得嚇人。就說丞相吧,每月僅貨幣工資就有六萬錢(《漢書》卷10注引:丞相、大司馬、大將軍,俸錢月六萬),加上糧食補貼和採邑租稅,實際月薪是東方朔的九百倍不止。
高級公務員薪水高出這麼多,基層公務員自然不滿,所以在漢武帝以後,基層公務員的薪水也開始上調。《漢書·宣帝紀》載有一條漲工資的詔令:「今小吏皆勤事,而俸祿薄,欲其毋侵漁百姓,難矣。其益吏百石以下俸十五。」也就是說,為了減少貪污,讓他們不去掏群眾的腰包,凡百石以下公務員,薪水上調十分之五。
漢宣帝的願望甚好,但無情的現實會告訴他,不管他怎麼給公務員上調薪水,都不可能減少貪污。
- 關鍵字搜索:
-
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