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 新星和超新星的記錄 (組圖)

某些通常很暗的星星,突然爆發出比原來的亮度強幾千到幾百萬倍的光叫新星,有的亮度增強到一億乃至幾億倍叫超新星。以後它們又逐漸闇弱下去,好像在星空中做客一般,所以被古人稱之為「客星「。

我國對新星和超新星的出現 早有記載

商代甲骨卜辭中,就記載了大約公元前十四世紀出現於天蠍座α星附近的一顆新星。《漢書·天文志》中記載有:【元光元年五月,客星見於房。】

這記錄的是公元前134年出現的一顆新星,這顆新星是中外史書中均有記載的第一顆新星,與其他國家的記載比,我國的記載不僅寫明瞭時間還寫明瞭方位。因此法國天文學家比奧,在著《新星彙編》時把《漢書》的記載列為首位。

18世紀末有人通過望遠鏡,在天關星附近發現一塊外形象螃蟹的星雲,取名叫「蟹狀星雲」。1921年,科學家發現在蟹狀星雲中有一顆脈衝星,它是已發現的脈衝星中週期最短的一個,也是迄今所知唯一的全波脈衝星。

根據蟹狀星雲的膨脹速度推算,這顆星應該是公元1054年爆發的一顆超新星產生的。而這顆超新星,在我國的史書:《宋會要輯稿》上有詳細的記載。

自商代到十七世紀末,我國史書共記載了新星、超新星約90顆左右。其中大約有12顆屬於超新星,這麼豐富而系統的歷代新星爆發記錄,在世界各國中是獨一無二的!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