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 視(上篇,七)
割斷歷史,重新包裝,隔離傳統文化
【砸碑斷史,隔絕傳統】
中國人注重蓋棺論定。每個名人去世後,後代都為其樹碑立傳。中華大地上留存的大量碑文,作為文物中特殊的一種,通過對歷史人物終極評價、記載傳說、銘刻讚頌,深度展現中華文明的內涵。
共產黨砸掉所有墓碑,使中華眾生行走在中華大地上,看不到中華文明的起源與祭奠,看不到往昔祖先所做的一切功業,也看不到往昔祖先對祖先的崇敬與尊戴。
【重評古人,打造新文化】
共產黨通過重編歷史書、新建展館,對歷史人物重新評價。孔子、老子等被醜化,文革以後被扭曲。而代表暴力的秦始皇被大力吹捧。通過重新評價歷史,共產黨造就了自己所需要的新文化。
【拍攝影視,覆蓋真實歷史】
共產黨拍攝投放大量電影電視,宣傳最陰暗的宮廷鬥爭。共產黨今天舉目皆是的腐敗、關係網、投機主義、爭權奪利、勾心鬥角等等,在電影中反覆出現。似乎這就是中國的歷史,似乎這就是中國歷史的全部。
【使中華眾生對傳統文化的精髓一無所知】
其實中華的歷史不是這樣的。
《九評》指出:「當今許多中國人已經對傳統文化的精髓一無所知,甚至把50多年的‘黨文化’等同於中國5000年的傳統文化,這是中國人的悲哀。許多人在反對傳統文化的時候,也並不清楚,他們實際反的是中共‘黨文化’,而不是中國真正的傳統文化。」
在共產黨樹為靶子的「中華文化」背後,真正的中華文化光輝而博大。
殺絕傳統文化精神
歷史久遠的光輝精神
【傳統文化核心精神】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一種「心懷天下蒼生」的慈愛、慈悲精神,是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核心。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都是這種核心精神的體現。
【全面進修,見識深遠】
知識份子不僅要增長所知,而且要進修德性,要能夠超越個人利益,超越個人安危。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要從小做起,範圍日益闊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果按照孔子所教,要學習「禮樂射御書數」,既包括道德修養,也包括技術才幹。
如此全面進修,見識深遠,能力卓越,從而深為社會所敬重、所期待。這就是中華傳統知識份子的理想形象。
【天下己任,當仁不讓】
知識份子應當以天下為己任。如果涉及真正的道義,按照儒家所教,知識份子要「當仁不讓於師」,不必等著讓老師佔先。所以在關鍵問題上,傳統的知識份子是很堅決的。皇帝的決策很容易涉及萬民生計、他人生命,如果不正確,知識份子經常堅持進諫、要求修改。而且態度堅決,即使為此失去身家性命,也在所不惜。
共產玄機,自動捕獲
【成為共產黨維持政權的巨大障礙】
共產黨對這種精神堅決不能容忍,一定要全部殺滅、完全杜絕。否則共產黨不能生存。
《九評》指出:「傳統文化中‘人命關天’式的對生命的珍視,是中共搞‘群體滅絕’恐怖統治的障礙;傳統文化中‘天道’才是道德善惡的最終標準,這等於剝奪中共對於道德的解釋權。因此中共認為傳統文化是它維持政權的巨大障礙。」
【誘捕的大網】
共產黨的統治體制就是誘捕中華傳統文化精神的大網。
共產黨從國家的最高層至社會的最基層,直接全面附體,並以此控制整個國家與社會。對於重大的事項,都由它決定,然後再由政府、機關、企業、學校、街道、村莊下文執行。假如出了問題,就由別人代替它承擔責任。所以它的決定也更加隨意,有的時候更加隱蔽著邪惡。政府、機關、企業、學校、街道、村莊負責人的變更還要遵守憲法與法律規定的程序,至少在表面上要符合,但是真正的決策機構即黨委的負責人卻由共產黨直接說了算,根本沒有法律限制,也沒有什麼資格限制。所以共產黨統治的不合理,其實是隨時隨地都可能見到。具體的書記不一定是笨蛋,但書記建制的不合理與極端隨意是明顯的。共產黨建政後向各企業派出工作組、黨代表,發生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企業反映「外行不能領導內行」。這種根本不合理的體制時刻都在發生著許多故事,考驗每個中國人,考驗是否堅持良心,對這種根本不合理的體制、不合理的決策等,是什麼態度。
【亂整中的第一批犧牲者】
能夠把事情看透、看清楚,是才識。有決心去做,是精神。能夠把事情做好,是能力。在才識、精神、能力三方面,精神是決定性的主導方面。如果是一個沒有傳統文化精神、或者沒有正直精神的人,面對共產黨的這種胡作非為,即使看清楚了也不敢說什麼、做什麼。但是具有傳統文化精神的人,總是會按自己的想法做點事、或者說些話。這些人在共產黨不斷發動的「亂整」中,會成為第一批犧牲者。
【運動開始,自動收網】
因為共產黨發動「亂整」,通常是帶著指標,一定要整出一些人來。那麼群眾就被逼著在周圍的人群中一定要找到那些「最倒霉的」百分之幾。平時略微有點獨立想法的人,就因此被指認為「反革命」。共產黨在這個過程中不需要多做什麼,它只要啟動了「運動」,下達了指標,就等於針對中華傳統文化核心精神撒下了彌天大網。
毛澤東最早發動的清理「AB團」以及「整風」,所針對的就是所有能夠獨立思想的人。
【改革開放,大網依舊,實質未變】
文革結束後,鄧小平為發展經濟建立了表面的法制,但共產黨從國家最高層到社會最基層直接附體的機制沒有變,針對中華傳統文化精神的彌天大網仍然張開著。各個單位的共產黨基層組織包片負責,防止中華傳統文化精神的出現。書記如果放任不管,就是對黨的事業不忠。所在單位不管,也會遭到經濟以及各方面損失。所以書記為了自己的安全,單位為了自己的利益,對於那些有獨立思想的人仍然會予以嚴密的控制。
【依賴株連,加碼控制社會】
《九評》指出:中共提出一系列口號,「如‘守好自己的門,看好自己的人’、‘截留上訪’、‘堅決落實包保責任和責任追究制,嚴密防控,嚴肅紀律,確保24小時防範管理不失控’、‘610辦公室將組織督辦組,不定期對各地,各單位檢查督辦’等。」
《九評》指出:「中共全然不顧現代社會的法治原則,大搞株連政策,……‘對因領導不到位,工作措施不力,導致法輪功人員進京滋事的,對主要領導實行追究責任,通報批評。情況嚴重的,給予紀律處分’,‘一人煉(法輪)功,全家下崗’,一位職工煉功,扣發全公司的獎金等。」 就這樣,共產黨通過株連政策,加碼控制全社會,剿滅傳統文化精神。
改造文人,逼成犬儒
【道的傳承者】
在中華傳統中,知識份子是「道」的傳承者。對於經過公認能夠傳承「道」的知識份子,傳統政府以及整個社會給予特別的尊重,所以形成了中國傳統的「士大夫」階層。「士大夫」階層的人員,無論是否接近於政權、權力,都另外有一種特殊的尊榮,也對社會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變成臭老九】
而共產黨對知識份子的定位首先是「臭老九」,對知識份子肆意進行侮辱。《九評》指出:「毛澤東一向是討厭知識份子的,他說‘他們應該知道一個真理,就是許多所謂知識份子,其實是比較最無知識的,工農分子的知識有時倒比他們多一點。’ ‘拿未曾改造的知識份子與工農比較,就覺得知識份子不但精神有很多不乾淨處,就是身體也不乾淨,最乾淨的還是工人農民,儘管他們手是黑的,腳上有牛屎……’」 毛澤東身為共產黨主席,其侮辱知識份子時語言的尖酸刻薄,卻已經登峰造極。
【通過侮辱,外加飲食供給制,殺滅士階層】
《九評》指出:「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一種精神,‘士可殺不可辱’,而中共卻能做到你不受辱我就不給你飯票,連家人都會受到株連。於是很多知識份子就真的屈服了,在這個過程中一些知識份子出於自保的目地而揭發他人,也傷透了很多人的心。而那些真不可辱的知識份子就被殺雞儆猴,見了閻王。」
「作為傳統社會道德楷模的‘士’階層,就這樣消失了。」
【成為技術工匠與宣傳工匠】
改革開放後,知識份子成了「先進生產力」的操盤手,也就是技術工匠。
如果涉及政治領域,知識份子就必須變成為共產黨唱讚歌、做粉飾的宣傳工匠。如果不然,將很難生活。工資、工作、住房、甚至人身自由,都沒有保障。
【放置於安全與不安全之間】
共產黨把知識份子放在一個「有危險的安全位置」,使知識份子處於「安全與不安全之間」,從而保持對知識份子的控制。這就是所謂「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知識份子」本身不是安全的身份,只有能夠依附於「工人階級」、實質上就是依附於共產黨,才能安全。
【心靈沉痛,難以名狀,知識腐敗】
知識份子是整個社會中最敏感、最富有思想能力的人。但是共產黨不允許知識份子關心國事。在毛澤東時期不允許,到改革開放以後還是不允許。這些懷抱著聰明的人,被迫放棄了自己的精神,壓抑了自己心靈當中愛國、愛民的本真,而只保留了在共產黨允許的範圍內、為共產黨粉飾的愛國、愛民的表面,實質就是被迫放棄了自己真正的善良。。
當一個人被迫閹割了自己真正的善良以後,這個人往往就要在萎靡生存、以及腐敗之間選擇其一、或者其二。所以中國的知識界萎靡生存的有之,同時也迅速而且花樣翻新地出現了知識腐敗。這中間到底沉浸了多少掩蓋,多少痛苦,多少放縱,多少血淚,多少自我的痛罵,恐怕只有真正沉浸在知識腐敗當中的人自己,才會真正知道。
【唯有大道,方可解救】
共產黨造就了一個龐大的「場」,利用中華眾生限制中華眾生。在這個場中,偶爾有些知識份子發出良心的聲音,很快被壓抑、打擊甚至消聲,也有的被共產黨反過來利用,成為對共產黨的裝點。在共產黨安排的人生當中,知識份子沒有關心國家、關心人民的真正出路,而只有鞏固黨國的小徑、後門。知識份子即使敢於犧牲,也經常不能產生理想的效果。
中華文化整體已經被共產黨破壞了。只有從整體文化、整體體制上解決,唯有大道,才能解救知識份子與中華眾生。
切斷傳統文化之生機
中國文化的結構
【天-地-人-文-教-政】
中國文化的基本結構是「天-地-人-文-教-政」。上天規定一切的基本精神與相互關係,大地以其寬厚、博大的胸懷長養萬物,人取法於天地,由聖賢留傳包括科技在內的文化,由知識份子向社會全面傳播,而政權則是以上工作的輔助。
所以「政者,正也」,「政」由「正」、「攵」 組成,是輔助達到「正」的意思。而「正」由「一」、「止」組成,是「止於一」的意思。「一」在上,是指上天永遠不變之大道。
《九評》指出:「縱觀中國歷史,歷代仁政都把‘愛民’、‘富民’、‘教民’視之為政府的基本職責。人有向善的本能,而政府有職責幫助人民實現這種本能。」 這就是順應天道。
【文化保持的關鍵】
所以正宗的中華文明裡,知識份子的地位比武士將領尊貴,聖賢的地位比知識份子高明,人是聖賢所牽掛服務的目標,天地是人生所有一切的導師。
所以中國文化的基礎雖然沒有突出人格神,但是仍然具有深厚的關懷精神。對天地大道的信仰、對宇宙精神的信仰,以及在此之下對神聖流傳的信仰、對文化的信仰,是中華文化保持的關鍵。
【自帝王至庶民共同的文化核心】
所以自古以來,中國帝王都為自己設師,歷史上最著名的是伊尹、姜尚。普通人也有自己的老師。在「天地君親師」的供奉牌位中,「師」能夠佔有一位,是因為中華眾生長久以來,從帝王至庶民都有共同的核心,就是「道」、「德」。
中國文化的分期
【人、文、教、政配合分期】
中國文化下的社會結構自黃帝時期穩定了農業自然經濟,而此前家族自然倫理就已經確立,這屬於「人」,直至民國沒有根本變化。
「文」、「教」的部分,包括伏羲、神農、倉頡等的文明傳續,以及近古以來周公制禮、孔子及老子傳道、佛教傳入、漢宋儒學變化等等,雖有階段劃分,但根本未變,直至民國結束。
至於「政」,在黃帝之前就已經流傳了王道,自夏啟出現霸道、與王道相互更迭,自漢代開始霸王道合為一體雜用之,直至民國結束。但是整個傳統歷史,均以王道為正宗。
【歷史的共論】
以上的劃分,除由於時代延續所以論至民國以外,與歷史典籍的劃分基本一致。因為中國傳統文明對於自身的變化,有著共同的認識。
首先是「天不變,道亦不變」。自黃帝之前、黃帝時期、直至民國,家族倫理、天人合一之教、以及王道的主流脈絡一直未變。
其次是「人心不古」、文明退化。自黃帝問道於廣成子,就記載了嚴肅的批評 。此後歷代常有「人心不古」感嘆,代代感嘆相同,直至民國。
中國文化的終極關懷
【共同的終極關懷】
中華文化之所以對自己進行如此分期,之所以對自己形成如此共識,是因為中華文化一直有著共同的終極關懷。
視角決定標準,標準決定劃分。共同的終極關懷,就是共同的視角。
【輔相天地之宜】
中華文化的終極關懷就是「輔相天地之宜」。天地對於眾生的安排都是很適當的,但是眾生、人民對於自己行為的安排未必妥當。要躋身為聖賢與帝王,如何輔助、協助實現天地妥當的安排?所以聖人要流傳文化,施行文教的影響力,帝王要理順政教,輔以強制的影響力。易傳記載:「天地相交,泰。後以它為效法,財富成就天地之道,輔助、協助實現天地妥當的安排,用來影響民眾。」
【中華文明對自己的定位】
這是周易中很重要的一卦,因為它同時講了天、地、交。「後」與「後」同音, 指聖賢、帝王對自己的定位,應當是輔助、輔相,以天地自然為前,以百姓自然為前。「財成天地之道」指應有的目標,讓人民得到精神與物質的共同成就,而不是單純的精神成就,也不是單純的物質豐富。「以左右民」是指基本的方法,就是對民眾產生影響力。
其實這也是中華文明對自己的定位。
狹隘的馬克思主義
【只關注物質生產與分配】
相比而言,馬克思主義的終極關懷極其狹隘。它只關心物質成就,主要的手段是關注生產過程中財富的分配。
【統一視角,牽強附會】
所以它把近現代美洲傳統部落、古代希臘家族商業經濟、中世紀歐洲莊園經濟、當時的歐美科技工商自然經濟四種不同文明,用它的統一視角觀察一番,形成了所謂「社會發展階段理論」。其實這些文明沒有時間空間的順序性,所謂的「社會發展階段」是馬克思主義的臆斷,自我循環論證。
強行引入,對歷史分期
【不能自圓其說】
共產黨把這個本來不成立的「社會發展階段理論」強行引入中國。於是將夏作為「奴隸社會」的開端,將政治領域的賦稅制度改革作為「封建社會」的開端,都是根本不能自圓其說的牽強附會。
【全民思想被迫集中到物質】
社會歷史分期是觀察社會的重要視角。共產黨把馬克思的「社會發展階段理論」、牽強附會的歷史分期結論灌輸給中國學生、所有眾生,並且用黨組織、教育系統予以強制貫徹。於是中華眾生就只能雙眼盯著中國歷史,尋找「生產關係變革」的蛛絲馬跡,全幅思想都集中到物質生產與物質利益分配方面。
從根本上切斷傳統文明生機
【看不到中華文明的本來關懷】
把馬克思的歷史分期理論強行灌輸給中國,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終極關懷強行灌輸給中國。從此,中華眾生就只看到共產黨抓取甚至虛構的物質利益分配的零碎片斷, 卻看不到整體中華文化本來的分期,看不到中華文明「輔相天地之宜」的本來關懷,看不到中華文明對眾生萬民的慈悲、慈愛。
【終極關懷失去人心的呼應】
從此,中華文明的終極關懷就只是存在於歷史、存在於典籍、存在於圖書館與地下。但在中華眾生的人心中,已經沒有呼應。
傳統文化的生機從根本上被共產黨切斷了。
【共產黨失去了最終的對手】
從根本上切斷了傳統文化的生機,共產黨在中國的荒唐暴政,就失去了最後一個敵對力量。
逼走中國文化
中國的含義
【文化的中國】
中華文化把自己的國度稱為「中國」 ,共產黨沿用之。就表面字義,是指「處於萬國的中央」。
但是當代人在確定此名稱的時候,其實早已經知道地球是圓的。那麼為什麼還能夠自稱「中國」呢?是當代人邏輯錯誤嗎?
其實自從文字流傳的「夷夏之辨」等等開始,「中國」、「中土」都是一種文化自認的表示。中華眾生的深層潛意識,中華文化的本質,已經認定「中華文化自身」是世界文化中最美好、最偉大的組成之一。所以歷史上中國是一個對外傳佈文化、施行影響的國家,這是文化中國的一層含義。
共產黨斷滅了中華傳統文化,自以為掌握了共產主義,依舊是世界的楷模。它使這個國度依舊自稱「中國」,與傳統的文化自豪感隱約一致,但實質方向恰恰相反。
【中道之國】
在中國最古老的經典之一《尚書》中記載了舜帝對禹的囑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據說,這也是堯帝曾經對舜的囑託。
如何對待人心、引領人心,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問題之一。中華文化既順遂人心,同時又升華人心,在順遂人心與升華人心之間,形成了特有的中道。中國,也就是遵行這個中道的國家。黃帝的子孫稱為華族,所以他們子孫的國家稱為「中華」。
共產黨雖然讓這個國度繼續稱為「中國」,但是對「中道之國」的涵義,卻完全予以泯滅。當前的中國,幾乎無人能知「中國」的這一層涵義。
中國文化被迫遠離
【本來不是地域的界定】
所以中國本來是文化的中國,是中道的國家。所以,中國本無定地。哪裡真正接受、真正實踐了中國文化,哪裡就是中國。唐、元、清都是異族入主,接受了中國文化,就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原來地域的生活形態也隨之改觀。
【中華文化日益走向世界】
中華文化在歷史上,一直在不斷擴展他的影響區域。
近幾十年來,中華文化的偉大再一次被整個世界所認識。許多大思想家逐步發現了近代西方文化的不足,因而認可:人類必將因為過度的自私和貪慾而迷失方向,科技手段將毀掉一切,加上道德衰敗和宗教信仰衰落,世界必將出現空前的危機。而拯救二十一世紀人類社會的,只有中國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
中華傳統文化在歷史上的對外影響,從來都是通過和平的方式,「修文德以來之」, 從而贏得了遠方的信服。目前世界上對於中華文化的尊崇,開啟了中華文化繼續對外影響的大門。中華文化將再次影響整個世界。
【把中國文化逼走】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共產黨把中國文化逼走,遠離了黃河長江,遠離了中國文化曾經扎根的這一片土地。
中華眾生在共產黨的封閉下,看不到中國真正的歷史,看不到中國文化的本真,沒有機會認可自己的傳統文化。共產黨把「黨文化」的糟粕投射到歷史影視、小說文學之上,使許多人只知道共產黨的文化。許多人還把「黨文化」當成傳統文化予以反對,認為「中華傳統」十分駁雜甚至醜惡。
許多國際組織十分遺憾地認可:中國是世界上少有的、不認可自己民族傳統的國家。
【華夏子孫竟然成為修養不好的典型】
中國在歷史上被尊為「禮儀之邦」,但現在華夏子孫在世界上一些地方竟然成為修養不好的典型。在世界上一些旅遊景點,有時懸掛著一些用中文簡體書寫的告示:「請勿亂扔垃圾」之類。用語雖然禮貌,但是那個地方卻沒有用其他文字書寫的、同樣內容的告示。這反映了旅遊景區工作人員對於漢字簡體文化區遊客的認識、與無奈。
在「天-地-人-文-教-政」的體系中,共產黨的「政」扭曲了正常的「人-文-教」,是導致中華禮儀之邦的子孫在世界上被人專門提醒修養的深層原因。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關鍵字搜索:
-
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