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大醫院的研究顯示,新加坡的華族兒童對藥物產生過敏反應的機率,高於馬來族和印度族的兒童,較高收入家庭的孩子也較可能出現不良的藥物反應。
調查顯示,接受調查的華族兒童,有6%對藥物敏感,比馬來族兒童的3.6%和印度族4.8%的比例要高。此外,愈高收入家庭的兒童,對藥物產生不良反應的比例也較高。
「聯合早報」據主持這項研究新加坡國大醫院兒童醫學院高級顧問貝佛(Hugo Van Bever)指出,這可能是華族和富裕家庭的家長,較緊張地保護孩子,一旦孩子感冒就看醫生、吃藥,無形中導致孩子無法自行強化免疫系統的作用。
調查顯示,新加坡有5.4%的學齡兒童會在使用藥物後出現不良反應,最普遍引起不良反應的是抗生素,所幸60%產生不良反應的兒童在服用抗生素後,僅出現皮膚敏感紅腫,僅6.9%需要入院進一步檢查。
由於全球的一份研究顯示一般有15%以上的兒童會對藥物產生不良反應,因此新加坡的比例比全球的比例要低。貝佛宣稱,這是新加坡使用高品質的藥物。
這項調查是在2005年到2006年對25所中、小學進行,但主要是靠4500名學生家長憑記憶回答問卷。
貝佛認為,家長憑記憶回答,可能又被誇大,實際上,對藥物產生不良反應的新加坡兒童,可能只佔整體的1%到2%。
- 關鍵字搜索:
- 星研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