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真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嗎?

人們常說,做皇帝好,皇帝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偏妃,坐擁全天下的美女,真是羨煞了全天下的男人。看來,皇宮中的美女真是多得數不完,難道真有閱不盡的人間美色?皇上真的有那麼多的妃子嗎?

內宮裡的人,無論高低貴賤,都隸屬於皇帝,對皇帝負責。后妃有森嚴的等級,後宮的秩序才得以維護。

自唐開始,宮廷就設立了六局二十四司,每四局為一司。明朝建立以後,明太祖朱元璋認為後宮女官人數太多,遂改為六局一司。六局為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尚宮總管六局事務;一司為宮正,掌管戒令責罰。品級皆為正六品。至此,宮中共有女官75人、女史18人。

皇后位居正宮,實為國母,低於此等級的設有貴妃,再往下諸妃位號,取賢、淑、莊、敬、惠、順、康、寧為稱,閨房雍肅,旨寓深遠。后妃以下,雜置宮嬪,有婕妤、昭儀、貴人、美人等名號。嘉靖十年(1531年)仿古禮冊立九嬪:德嬪、賢嬪、莊嬪、麗嬪、惠嬪、安嬪、和嬪、僖嬪、康嬪,等級在妃之下。明憲宗時期,還首次出現了皇貴妃的稱號,憲宗追封寵妃萬貴妃為皇貴妃。此後,到了明神宗時期,神宗封寵妃鄭貴妃為皇貴妃,以後逐漸形成定制。

到了清代,清世祖順治十五年(1658年),順治採納禮官的建議:乾清宮設夫人1名,淑儀1名,婉侍6名,柔婉、芳婉各30名;慈寧宮設貞容一名、慎容2名,勤侍人數不定;女官設置遵照明朝的六局一司,但此建議雖通過而未能執行。清聖祖康熙以後,重新制定施行了妃嬪等級,冊立皇后,位居中宮;皇貴妃,1名;貴妃,2名;妃,4名;嬪,6名;貴人、常在、答應,人數不定,只要是皇帝看中或寵幸的宮女均可納入其中。諸嬪妃各分居東、西十二宮。東六宮 分別為景仁宮、承乾宮、鐘粹宮、延禧宮、永和宮、景陽宮;西六宮分別為永壽宮、翊坤宮、儲秀宮、啟祥宮、長春宮、咸福宮。

可見,如果單算有稱號的後宮,其實並不像想像中的那麼多,但是,如果將後宮的女性都算上,那就不止「三千佳麗」了。明代,宮女一旦被選進宮,便永遠不能離宮,因此,有進無出,數量也就變得龐大。以嘉靖為例,據《明實錄》記載,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二月,嘉靖帝諭內閣,嫌中宮妃御所用不足,又嫌多老疾,於是禮部尚書隨即選女子年11歲以上、14歲以下者300人入宮。嘉靖三十一年12月選民間女子300人,嘉靖三十四年9月選民間女子10歲以下者160人,同年11月選湖廣、承天府民間女子20餘人。嘉靖四十三年正月選進宮女300人。共1080餘人,連同原有即達2000人左右,數量可觀。清代與明代不同,入宮的宮女到25歲時,便可離宮,這樣,有進有出,宮女的數量保證均衡,但數量也能達到3000人左右。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