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消費增長「虎頭蛇尾」

數據顯示,今年過年黃金週全國消費品零售額達3400億元,同比強勁增長17.2%。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此前亦公布,1月汽車產銷量達到161.48萬輛和166.4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43%和124%。

可以說今年我國消費增長已經開了一個好頭。不少專家預計,今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速度有望達到17%-18%,超過去年全年的15.5%。消費對GDP的貢獻可能繼續保持在4個百分點以上,考慮到投資增速將適度回落,消費有望成為2010年中國經濟的第一推動力。

然而,當前消費增長局面也不容盲目樂觀。首先應考慮到價格因素,去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7%,而今年物價將適度回升。在此消彼長的基礎上,只要今年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低於20%,消費實際增速就可能低於去年,而今年消費品零售增速超過20%並非易事。其次,不容忽視的是去年的幾大消費熱點,如車市、樓市銷售很有可能出現回落,而回落幅度將直接影響我國的消費局面,甚至導致全年消費增速前高後低的「虎頭蛇尾」情況。

「今年我國消費增長最大的不確定性來自樓市。」商務部綜合司運行監測處處長朱志明日前表示,今年我國消費將保持穩中有升的局面,但也蘊含著三大不確定因素。首先是樓市轉冷的風險,其次是車市銷售可能適當回落,第三是家電類產品的政策刺激效應也可能遞減。

2009年我國全社會零售消費品增速最快的分別為傢俱、汽車和建材類,分別為35.5%、32.3%和26.6%。近期房地產成交量已經明顯回落,購房者觀望情緒濃重。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家電銷售額同比增長15.4%,比去年同期回落2.4個百分點,成為為數不多的銷售增速回落的產品類別。專家還表示,即便是產銷繼續攀高的汽車,也不能排除去年訂單推遲生產的因素。長期來看,住宅、汽車等大宗商品保持去年40%左右的增長熱度是不現實的,其銷售的適度回落將從增量上短期拉低消費增長。

當然,我國消費增長也有不少有利因素。如城市化的穩步推進,具有較強消費意識的80後、90後逐漸走上工作崗位;城鎮新增就業目標有望落實,政府已經出臺的多項民生工程計畫和直接的消費刺激政策也將繼續發揮作用。此外從區域來看,今年過年黃金週期間,安徽、陝西、四川、重慶、雲南等中西部省份消費增速均在20%以上,未來我國區域經濟增長更趨平衡將給內地消費帶來追趕效應。

總之,在今年經濟刺激政策逐步退出的大背景下,消費增長中的不確定性不可忽視,呵護消費信心和培育新消費熱點勢在必行。

本文留言

作者韓曉東 鮑楠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