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遭嚴重污染 璧山一村莊成癌症高發地(圖)

璧南河全長73公里公里,是璧山縣境內流量最大的一條次級河流。10年前的璧南河,魚蝦成群,清晰見底,是河流兩岸居民的飲用水源。10年後的璧南河,河水變黑髮臭,魚蝦絕跡。河流岸邊部分村民癌症高發,成為璧山縣委縣府心頭的痛。

22日,記者來到璧山縣城來風鎮等地對璧南河進行調查,河流沿岸的污染觸目驚心。而璧山縣委縣府治污的決心已下:縣檢察院將成為璧南河的公訴人,代表璧南河向河流的養殖污染大戶提起訴訟。這將是我國首例環保公益訴訟案。

來風鎮孫河村居民癌症高發

璧山縣來風鎮孫河村渝家大院離璧南河僅隔一條馬路。在來風鎮流域,璧南河上漂著花花綠綠的垃圾,一股巨大的黑水,從馬路旁邊流入河中。走在路上,河風吹來,一陣陣惡臭讓人頭昏、想吐。

孫河村四隊隊長謝友珍告訴記者,10年前,璧南河河水清澈,河中魚蝦成群,是兩岸居民的飲用水。現在,摩配、電鍍、塑料等廠建起來了,加之村裡人口增多,村裡生活污水全部直排璧南河,河水臭不可聞,不要說飲用水,就是洗菜、澆灌莊稼都不能用。謝友珍說,最近兩年縣政府關閉了許多污染企業,不然河水污染還要加重。

孫河村58歲的村民喻廣雲說,他家離河水近,為瞭解決全家用水問題,他花了1000多元找人打了一口50米的深井,但是,井水是璧南河浸過來的,吃起來有一股臭味。記者叫喻廣雲打一桶井水上來,只見井水渾濁,記者彎腰一聞,果然發出腐臭味。

「不僅水難吃,我們這裡癌症患者也越來越多。」22日,孫河村村民告訴記者。最年輕的患者張寺田(音)死時僅20歲,是淋巴癌。

孫河村支部書記陳志說,因為污染較重,孫河村村民不少人得了肝癌和肺癌。在村委會辦公室,陳志找到村計生統計員,統計員翻開全村死亡統計表告訴記者,從 2008年10月到2009年9月底,全村死亡人數為21人,其中,8人死於癌症;從2009年10月到今年2月,全村累計死亡16人,其中7人死於癌症。統計員說,從2008年10月至今,孫河村累計死亡37人,其中,癌症患者15人,佔全村死亡的40%以上,孫河村的癌症發病率確實高於其它村。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