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模式在中國境外引發熱烈討論(圖)


中國式起跑

「西方世界還在猜測2010年經濟危機的走向,而中國經濟顯然在無制約地增長。許多人迷惘地望著遠東問道:中國人怎麼能做到這一切?是否存在一個即將或正在替代西方現代化發展道路的‘中國模式'?」針對以上問題,《星期五週刊》的署名文章首先觀察了中國的經濟和政治發展現狀:

「西方科學家從中國人進行試驗的勇氣、提高效率的意願和並不看重道德意識的態度中提煉出‘中國模式'。當然,更多談論這一模式的是在中國境外,而不是在北京。」

「2008年底,中央政府在世界金融危機爆發的形勢下立即做出了總額折合4600億歐元的激活經濟龐大計畫,以此證明了'中國模式'行之有效。中國有理由被視為世界經濟的救星:沒有中國的資源,全球經濟遭受的損失將大於現有損失;沒有中國購買80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美國政府就無法為本國提供任何刺激經濟的計畫。」

「另一方面,中國政府的一些僵硬決策使西方感到恐懼。儘管遭到國際間的抗議,異議人士和政論作家劉曉波仍然在‘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的罪名下被判入獄11年。英國公民沙伊克因四公斤海洛因被捕後,中國政府對不要處決他的呼籲置之不理。中國看重經濟聲望:由於擁有巨額外匯儲備和龐大的市場,北京在國際上比任何時候都受到更多的阿諛奉承。」

在分析了「中國模式」光彩照人的一面後,文章認為,西方工業國不應被這些光彩蒙住了雙眼,因為中國有很多經濟和社會問題:

「在香港執教的經濟學家郎咸平問道:‘究竟是哪個火車頭在拉動中國經濟的發展?'減少對出口的依賴、推動國內消費的目標並沒有達到,出口不可能長期興旺下去,僅美國國內政治界的反對就不可低估,生產過剩現在已經出現。郎咸平認為,擴建基礎設施能起到輔助作用,但有時間侷限,因為‘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僅僅依靠長期投資基礎設施就能成為經濟大國'。」

「最近,更應歸屬於體制問題的危機現象也開始波及城市中產階層。看來這個問題具有爆炸性,因為中產階層受益於經濟政策,過去一直與政府忠誠合作。國家激活經濟的大部分經費作為投機資本流向了房地產領域,2009年上半年,僅北京的房地產價格就上漲了30%。」

「沒有自己的房子,今天中國城市的年輕人幾乎無法結婚,不久前官方公布的男多於女的狀況使這個問題更為嚴重。網民把‘蝸居'和‘窮二代'選為2009年時髦詞語,失業的大學畢業生提出‘蟻族'一詞,以此表示,遵守紀律和付出辛勞卻得不到回報。」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