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中美衝突新特點
三天來,每天都有中美經濟摩擦的新消息。今天上午,中國商務部宣布了一項最新的對美國農產品的反傾銷裁決:將對美國向中國出口的白羽肉雞徵收百分之四十三至 百分之一百零五左右的臨時反傾銷關稅。兩天前,美國總統在會見美國議員時明確表示不能夠容忍中國政府對人民幣匯率的干預和其他的不公平貿易做法。而在昨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也對歐巴馬總統的指責進行了高調反駁。
其實,中美雙方在最近三天之內的「非良性互動」只不過是雙方在更大範圍內的衝突的一個縮影而已。自從歐巴馬總統去年十一月中旬訪問中國以來,中美兩國之間的關係似乎眨眼間便由「烤箱」轉入「冰窖」。不僅連續出臺對對方產品的反傾銷關稅和展開更多的反傾銷調查,其他矛盾也紛紛密集走上台面。其中包括美國對軍售、雙方圍繞谷歌事件的公開指責、以及美國總統將會見到訪的西藏宗教領袖達賴喇嘛等。數月前還為人們津津樂道的「中美國」概念,似乎都在轉眼間煙消雲散。
在不到三個月的短短時間內,中美之間頻發的衝突的確有些令人眼花繚亂。但是,在眼花繚亂中,人們又不難看到,與以往的中美之間的衝突相比,這一輪的衝突具有一些新的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衝突出臺在時間上的「快節奏」。自九十年代以來,中美之間的貿易衝突從來就沒有間斷過,其間包括知識產權問題、中國政府對出口企業的補貼問題、 對美國出口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的限制問題等等。但是,過去中美雙方似乎都在這些衝突的節奏把握上有些默契,雙方都儘可能地將問題分散在不同的時間段出臺。儘可能地避免給人造成「貿易大戰」的印象。但是,這一次雙方的制裁和反制裁措施卻是密集出臺。美國宣布了對中國產品傾銷的制裁,中國方面立即跟進對美國產品 的反傾銷調查。而且雙方的制裁措施出臺的密度都大大加強。
這次中美衝突的第二個特點是在方位上的「協同性」。中美之間的衝突從來都不僅僅 侷限在經濟貿易問題上。在對待反對恐怖主義和反制核擴散問題上相互之間的暗中較勁從未間斷,在這些問題上中國很少在國際社會對美國的政策給與真正的支持; 美國政府也多次在不同的場合對中國政府壓制普通中國人的政治權力的行為進行公開批評;美國堅持對臺武器銷售、支持達賴喇嘛的宗教自由和西藏自治的立場也並不為中國政府所贊同,等等。
雖然中美之間的分歧是廣泛的,但是中美雙方在過去都是儘可能地將政治、意識形態和經濟貿易方面的衝突分開。不僅在各類衝突出臺的時間上前後錯開,而且也儘可能不讓對方感到某一方面的衝突是另一方面衝突的原因或者結果。但是,這一次卻有些「全面出擊」或者「協同作戰」的苗頭。例如,谷歌時間所體現的貿易衝突和網路自由的意識形態衝突的糾結;又如,中國政府將對臺軍售和對美國公司進行貿易制裁相結合等等。人們正在關注,這種不同性質的衝突的「協同性」是否會成為中美未來衝突的一種常態。
最近中美衝突的第三個特點是中國態度的「激進化」。回顧一下歷 史,美國的對臺軍售、美國和西方其他國家領導人會見到訪的西藏領袖達賴喇嘛等政治舉動並非始自今日。但是,中國在美國對臺軍售問題上採取經濟制裁來應對, 這是頭一招。不僅如此,近兩年來中國政府對待西方國家接待達賴喇嘛的態度也比過去要強硬的多。從貿易方面看,中國的態度也由過去的「口頭抗辯」變為「對等 制裁」。這些變化似乎表明,隨著國力的增長,中國的對外政策正在由「韜光養晦」變為「實力外交」。
在中國態度激進化的同時,美國人過去對中國人會在重大國際問題上與美國真誠合作的幻想正在破滅,那種認為中國隨著經濟的開放會變成一個民主自由國家的幻想也在破滅。因此美國社會對中國的耐心正在喪失。現在人們談論得最多的,已經不是中美這兩個大國之間將如何在國際問題上進行合作,而是它們之間的貿易、政治、和其他方面的衝突是否會對當前的全球性熱點問題產生長久的消極影響,尤其是這兩個大國之間的衝突是否會禍及自己。
- 關鍵字搜索:
-
胡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