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戶的黎明 越南新娘生根大陸子女卻沒名

20世紀90年代從越南偷渡中國大陸女子,大多落地生根10幾年,並培養下一代。但這些無辜的孩子卻揹負歷史的原罪,成為中國「三非」 (非國籍、非公民、非人口)的「黑戶」,未來不見天日。

大陸南方農村報報導,當時越南人要進入中國要花費人民幣200元,混在「有證件」的生意人中間,船家將他們擺渡到廣西南部的東興市,再由東興散佈於兩廣地區的某些縣市。

那時候越南籍女子們,家境貧寒,或者年齡漸大,尚未成家。她們以打工為名來到中國謀生,最後大都嫁到廣東西部山區。

這個族群至今沒有官方統計數字。廣東省肇慶市德慶縣高良鎮僅在大同村,就發現10幾個越南女子。「在德慶縣將近有100個。」許多村民說,在羅定、郁南和封開等靠近廣西的縣市,人數可能更多。

他們的孩子都已是學齡兒童和學齡前兒童,現在和同齡兒童一起讀書,或將進入學校,但他們卻是無法報戶口的黑戶兒童。沒有合法身份證件,今後繼續升學和就業,都將成為問題。

越南的戰亂造成男女比例約為3:5,許多姑娘願意外嫁他國。

從越南來的阮金紅孩子個個出類拔粹,優異的學習成績是丈夫和她工作的動力。但戶籍問題像緊箍咒,讓他們頭疼不已。「考上大學卻上不了,孩子會不會怨我一輩子? 」

按照大陸婚姻法規定,取得戶籍需要越南新娘回國開具婚姻狀況證明,具備國家機關頒發的身份及戶籍證明,要有護照和來中籤證,子女具備中國醫院的出生證明。

德慶縣公安局負責人說,幾年前曾請示過上級。當時部門回覆說,如有出生證明可以辦理入戶。但前提有三個,父親強烈要求孩子留在國內,且不違反計生政策;父親要證明與入戶孩子間的父子關係,要驗DNA;最後1條是,必須遣返越南新娘回國。

德慶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李春榮說,在貧窮的粵西,每個前提的實現都幾無可能。他說,地方政府也想解決問題,但又不能違反國家政策。

而日漸長大的「三非」孩子,卻仍期待著與「黑戶」的隱形注記道別。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