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好早午飯 睡好子午覺(圖)

人和自然界是統一的整體,一年四季如此,一天也是如此,半夜相當於冬至,陰氣最盛;正午12點相當於夏至,陽氣最盛。脾胃偏弱的人,早上、中午的飯一定要吃好,因為可以藉助自然界的陽氣幫助你促進消化吸收。晚飯切記少吃點,可別早上、中午都湊合,晚上吃得豐盛。
早中午飯一定要吃好
吃得太飽太好,就易得富貴病。《黃帝內經》講「膏粱之變,足生大疔」,老吃大魚大肉這些東西,就會出現糖尿病的癰、瘡、疽。糖尿病在中國古代叫消渴病,老百姓很少得,都是富家人得。人吃得太好了,不能消化,就會變成內熱,出現了消渴症狀。「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咱們現在跟過去帝王的生活差不多,天天都吃好的,所以很容易導致血糖、血脂高。
一些老年人,平常孩子們不在家,就應付著吃,早上、中午都吃剩的,晚上孩子回來了,就做頓好的。孩子吃得挺香,他看著也想吃,孩子也說您累了半天多吃兩口吧!老人於是多吃了兩口,結果,半夜就叫救護車了。這是為什麼?早上、中午吃得多了,心氣可以借自然界的陽氣,晚上借不了。脾胃屬土、心屬火,土和火是兒子和媽媽的關係,火生土。心是媽媽,脾胃是兒子,本來媽媽這兒一高興,心氣就散,力量就弱,您這邊又多吃東西,吃完東西要消化,脾胃要加大工作,但脾胃功能弱,自己沒勁了就要跟媽媽借勁,中醫講這叫子盜母氣。本來媽媽就已經很弱了,你這邊再增加它的負擔,半夜可不就犯病了嗎?
最好睡子午覺
中國人特別強調老年人要睡子午覺,就是子時和午時,這是兩個很重要的時辰。半夜12點至1點是子時,這時陰氣最盛,陽氣初生的時間;中午11點至1點是午時,是陽氣最盛,陰氣初生的時候。陰陽兩氣只有生才有升,有了升才有化、收、藏,如果在生的時候你就轉化了它,那就找不到感覺了。所以子、午兩時對老年人尤其重要。
中國古代很多人吃兩頓飯,不是因為沒糧食,早上9點至10點是脾胃最好的時候,下午2點至3點是小腸功能最好的時候。所以建議老年人最好睡子午覺,吃2頓飯,對老年人的養生極其有益。
本文留言

作者京春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