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尋不著 未來中國也迷茫

在臺灣,Google一下,讓很多人很容易找到想看的內容;在大陸,Google常常無法搜尋到東西,是不太像Google的Google(谷歌)。

美國時間12日,谷歌資深副總裁在網上貼文表示,不願意繼續審查"谷歌中國"搜索到的結果,如果和中國政府不能達成協議,公司考慮關閉"谷歌中國"網站以及中國辦事處。

谷歌今天的困境其實早可預見,即使Google為了在中國發展取了個中文名字"谷歌",並不會讓谷歌受到中國官方的歡迎,因為"網路自由搜索"在現在的中國政治上仍是個禁忌,對谷歌來說猶如一道卸不下的緊箍咒。

谷歌中國前總裁李開復,2005年從微軟跳槽至谷歌負責拓展中國市場,李開復一度曾帶領著谷歌很有氣勢的要跟中國網路搜索引擎"一哥"百度競爭,但是畢竟有志難伸,到李開復去年9月辭職,谷歌和百度差距仍是非常遙遠。

去年除了李開復辭職,谷歌還受到多起負面事件打擊,包括去年6月中國指控谷歌中國存在大量淫穢色情和低俗資訊,違反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嚴重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去年11月又遭中國作家協會指控谷歌公司盜用中國作家作品,要求賠償。

這些一連串的負面事件,對谷歌的傷害只限於中國地區,最讓谷歌形象受損的是谷歌當年為求生存,接受中國對其搜索結果實施審查,嚴重損害谷歌在全球的形象,況且這一退讓並沒有換來谷歌在中國發展起來,谷歌賠了夫人又折兵。

從北京奧運會曇花一現的"暫時性網路開放"結束後,可以明顯觀察出中國至今沒有放開媒體限制的跡象,甚至打著維護青少年身心打擊色情等旗號,對媒體自由施加更嚴重的打壓。

此間人士認為,"在胡錦濤 (中共總書記)任內不太可能放開政治和媒體,下一任領導人也不知道有沒有勇氣放開,只能等著社會上積累壓力愈來愈大,讓結果變成無法預測"。

中共凡事想控制,最後可能凡事都控制得更糟。就像中國官方對房市打壓,結果是愈打壓漲得愈多,市場力量一直隨著經濟成長,官方也難與市場力量抗衡。

網友譏諷改編成歌詞說"沒有房地產就沒有新中國。房地產,它辛勞佔耕地;房地產,它一心謀暴利。房地產它忽悠就能活; 房地產它一心救中國,它指給了富豪圈錢的門路,它引導政府走向豪奢。它堅持了瘋漲8年多,它改善了官員的生活;它構建了陞官GDP,它收取了稅費好處多。"

中國的控制不按市場的規律走,形成畸型的發展,帶頭髮財的往往是國營企業、政府官員,經濟制度既完全不像是社會主義,也不是西方的資本主義,讓人很難定義和解釋中國的現況,更遑論推想中國的未來。

尤其是一面發展經濟,一面對民主自由壓制,矛盾嚴重。中共現在能封了谷歌,讓谷歌搜尋不著,問題是中國自己沒有了Google(可以搜尋自己方向的方法) ,要怎麼Google未來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記者張銘坤上海特稿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