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定:中國經濟增長模式難以為繼

美元不可避免的貶值恐導致中國持有的美債價值縮水,中國社科院經濟學家余永定表示,中國政府投資全力扶植的經濟增長將面臨不可避免的下滑風險,中國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將無以為繼。

美國之音報導,余永定日前在澳洲墨爾本演講時指出,中國投資率不可能不斷攀升。中國出口增長率不可能永遠高於全球經濟體。屆時,產能過剩問題已經浮現,修正在所難免。

余永定表示,中國的外匯儲備面臨"三重打擊",即通貨膨漲、供給過剩與美元不可避免地貶值導致中國持有的美債價值縮水。

余永定認為,如果中國無法減持美債,應將貿易與投資順差轉投其他。美元每貶值10%,中國以美元計價資產價值將折損近人民幣1.5兆元。

他說,現在就連中國2.5兆美元的外匯儲備也因為美元貶值而十分危險。

中國第3季經濟增長8.9%,創下一年來最快的增長。中國今年銀行借貸創下1.3兆美元新高,加上規模高達5860億美元的救市計畫,帶動了經濟的強勁復甦。

余永定指出,擴張性的財政與貨幣政策成功遏止了成長下滑,然而,擴張性政策對經濟的中長期影響仍令人憂心。

他說,這些影響包括產能過剩、投資效率下滑、基礎設施建設效率低下、銀行不良貸款增加等。

中國銀監會最近要求各大商業銀行年底前合理安排信貸投放節奏,確保信貸投放持續平穩增長,並表示將對資本充足率較低的銀行予以制裁。銀監會此舉是為了避免銀行壞帳增加帶來的風險。

余永定強調,中國的貨幣政策太寬鬆了,中國沒有必要降息到偏低水平。如果商業銀行純粹出於經濟利益的考慮作出借貸決策,信貸與貨幣供給成長不會如此之快,也就不需要擔心逾放融資比攀升、經濟結構惡化與資產泡沫再現的可能。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