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
紹興師爺天下聞名,聞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紹興師爺具有過人的機智和狡猾,而機智和狡猾的主要表現之一,是他們慣用一種獨特的"師爺筆法"。據考查在種種筆法中,"反覆顛倒,無所不可",是"師爺筆法"的一大種類,一大典型,而"顛倒文句",又是這一類"師爺筆法"的代表。
在"反覆顛倒,無所不可"之法當中,我感覺最有代表性的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把"屢戰屢敗"顛倒過來,變成"屢敗屢戰",使常敗將軍的形象一下子變成了艱韌不拔,不取得勝利決不罷休的將軍的形象。這是紹興師爺的"顛倒文句"之法的一個傑作,所以,至今仍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那麼,就先來談一下這個"屢敗屢戰"的掌故。關於這個掌故,有很多種說法,在所有文獻中,這個說法可信度較大:
相傳曾國藩與太平軍作戰時總打敗仗,有一次向咸豐皇帝乞求增援,上的折子中有一句是"臣軍屢戰屢北(敗)",師爺馬家鼎看了後,提意見說,"屢戰屢北"詞意頹唐,不妨易為"屢北屢戰"。這一改動,真是妙極,雖然仍是鋪敘戰報,事實仍舊,但氣概已完全不同。曾國藩看後大加讚賞,說:"一字之易,所以值千金,端在此耳。"果然,奏折呈上以後,曾國藩不但沒有被罷官,反而被咸豐皇帝認為忠勇可嘉,他手下的戰將鮑超也因此保住了性命。
也有記載說上奏折的不是曾國藩,而是一個叫德興阿的官吏。還有人傳說,把"屢戰屢敗"改為"屢敗屢戰"的,不是某個師爺,而就是曾國藩本人。
從研究"師爺筆法"的角度來看,"屢敗屢戰"的著作權究竟是誰,已無多大意義,因為即使是曾國藩自己寫的,而不是師爺寫的,也反映出曾國藩受到了"師爺筆法"的深深的影響,因為"屢敗屢戰"這種寫法,是地地道道的"師爺筆法"。
在"師爺筆法"中,"顛倒文句"的技巧,是經常被使用的,除"屢敗屢戰"之外,還有很多例子。先舉一個與"屢敗屢戰"極為相似的例子。晚清小說家李伯元在《南亭筆記》卷十中記雲,清朝大吏吳大征幕中有個師爺,名叫黃慎之,"在吳幕中襄案牘,曾擬招降告示,中有句云:‘本大臣於三戰三北之餘,自有七縱七擒之計。'"吳大征是個草包將軍,常打敗仗,甲午之役中,曾大敗於平壤,但他幕中的這位黃師爺卻是個"師爺筆法"的高手,大筆一揮,便為吳大征的敗績解了圍 --雖然三戰三敗,卻仍有七縱七擒之計,簡直可與破蠻兵,擒孟獲的諸葛亮比肩。這個"三敗七計"之說,幾乎就是"屢敗屢戰"的翻版,黃慎之也就是另一個馬家鼎。《南亭筆記》是李伯元寫的一本記錄清代掌故的筆記,可信度很高。黃慎之的這個例子,應當是可信的。
還有一個例子。民國年間有位叫徐哲身的先生編了一本《紹興師爺軼事》,彙集了不少紹興師爺的歷史資料,其中記了這樣一件事:光緒年間有個漁民,為報生母之仇,將父親的妾砍死了。漁民是個有名的孝子,有人想救他,但判案的浙江巡撫劉秉章認為案子已定,無法挽回了。這時,一位姓年的紹興師爺看了案卷以後,將"讞詞"--"情有可原,法無可赦",顛倒成了"法無可赦,情有可原",於是,文意大變,佈滿烏雲的天空頓時晴朗,這個漁民死裡逃生了。
這句話在改動前,側重點在"法無可赦",意在漁民該殺,改動後,側重點就變為"情有可原"了,意在可以不殺。幾個漢字的輕輕移動,就把這個漁民的性命保住了。
李伯元在《南亭筆記》卷一中,也曾談到過將這句"法無可赦,情有可原"的讞詞顛倒過來的事,但所記的主人翁不是姓年的師爺,而是晚清顧命大臣肅順。文云:"柏俊因科場案發,內閣某臣擬旨,中有曰:‘法無可恕,情有可原'。意蓋欲脫其罪也。既上,肅順顛倒其詞曰:‘情有可原,法無可恕。'遂論棄市。"戌午年發生的柏俊科場案,是晚清有名的科場弊案,結局是直接責任人、正總裁柏俊被斬首。從李伯元的記載看,在審理這個案子的過程中,是發生過"讞詞"之爭的。一共八個字,如何擺法兒,便能決定柏俊的死活。李伯元對這種"師爺筆法"頗感驚異,嘆道:"此種舞文手筆,聞之令人咋舌。"在這段掌故中,顛倒文句的肅順並不是師爺。這說明,"師爺筆法"在清朝已不只是紹興師爺會用,而是許多官吏都能熟練地掌握和運用了。
說起"師爺筆法",還可以再舉一件官員斷案時顛倒文句的例子。清朝有一樁著名的文字獄"《字貫》案",案情是:有個叫王錫侯的文人編了一本簡明字典,自序中有些對《康熙字典》不大恭敬的字樣,被一個叫王瀧南的訟棍告發了,罪名是"狂妄悖逆",這可是要掉腦袋的罪名。但審案的江西巡撫海成看了《字貫》以後,覺得問題沒那麼嚴重,就想給王錫侯開脫一下,於是在給乾隆皇帝的奏折上寫了這樣一句話:"雖無悖逆之詞,隱寓軒輊之意"。
意思是《字貫》並沒有"悖逆"即反對皇帝的大逆不法的罪過,不過是在字裡行間隱含有將《字貫》的一些內容和《康熙字典》比較高下的意思。海成寫的這句話,實際用的也是"師爺筆法"中的顛倒文句的筆法。本來,告訐者王瀧南的潛台詞是:《字貫》"貌似軒輊之意,實為悖逆之詞",若按此句之意,王錫侯必死,但海成將王瀧南的潛台詞顛倒了過來,原意就變了,把王錫侯的罪過減輕了許多。
但是,沒想到折子一經"御覽",乾隆皇帝大怒,罵海成有眼無珠,連這麼明顯的"大逆不法"都看不出來。結果,乾隆不但下令將王錫侯斬立決,連海成也判了個斬監候。徐凌霄先生在小說《古城返照記》中曾寫到這件有名的"《字貫》案",其中寫了這樣一句話:"這其間‘雖無悖逆之詞,隱有軒輊之意',乃是官樣文章掉筆頭耍槍花的老套。"他把這句斷語目為"官樣文章",目為"老套 ",可說是很有眼力的說法,這說明,他看出了這種筆法乃是清代官場上的一種流行筆法。這種筆法,也就是"師爺筆法"。
文句一顛倒,便產生新的意思,這是中國文字的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似乎也是中國文字的一個特點。紹興師爺是很熟練地運用這種"顛倒文句"之法的一群人,因為這是他們的職業需要。但這一文字技巧,卻又並非只是紹興師爺才懂得,許多作家和詩人,由於日日浸淫於詩文,也很明白這當中的道理。例如一位古代詩評家這樣評說杜甫的《登樓》詩:
《登樓》:"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起得沉厚突兀。若倒裝一轉:"萬方多難此登臨,花近高樓傷客心。"便是平調。此秘訣也。
這兩句詩若是顛倒了次序,確實失去了原來的韻味。原句是多麼沉鬱、博大,骨力突顯,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的憂患情懷,而若"倒裝一轉",則變得平淡無奇,也不那麼沉鬱、博大了。
中國文字是能寫出許許多多類似《登樓》這樣的句子的,這種句子,不像"一碗豆腐,豆腐一碗"那樣,怎麼顛倒,意思都一樣,而是一顛倒,意思就發生了變化。紹興師爺正是看到了中國文字的這一特點,亦即那位詩評家所說的"秘訣",並熟練地利用了這一"秘訣",從而達到了翻雲復雨,顛倒事實,或陷人於罪,或救人於危的目的。
- 關鍵字搜索:
- 從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