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為什麼古代官府又稱為「衙門」?

作者:作者﹕心語  2009-11-18 02:1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網路圖片)
 
清朝著名的章回小說《紅樓夢.第四十八回》上載︰「著他寫一張狀子,只管往有司衙門中告去。」及清朝戲曲家李漁所作十種曲之一的《玉搔頭.姦圖》曰︰「只指望討幾封薦書,往各衙門走走。」這裡出現的「衙門」,都是指古代官吏辦理公務的地方。

那麼,為什麼古代官府又稱為「衙門」呢?

衙門是古代官署的一種俗稱,就是官吏辦公、辦事的地方。如《廣韻》上載︰「衙,衙府也。」衙府就是官署。據宋朝錢易《南部新書.庚》上記載︰「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公門為牙門,字稱訛變轉為衙。」因此,衙門原作「牙門」,訛誤變易後才稱為「衙門」。

古 代軍隊駐紮戍守,主帥或主將的軍營前會樹立一牙旗作為軍門,稱為「牙門」。在《周禮》上稱為「旌門」,如《周禮.天官.掌舍》:「為帷宮,設旌門。」另 《國語》上則稱為「軍門」,如《國語.齊語》︰「執枹鼓立於軍門。」三國吳雲陽人韋昭.註:「軍門,立旍為軍門,若今牙門矣。」

又《後漢書.袁紹傳》:「曲義追至界橋,瓚斂兵還戰,義復破之,遂到瓚營,拔其牙門。」李賢.註:「《真人水鏡經》曰:‘凡軍始出,立牙竿必令完堅;若有折,將軍不利。’牙門旗竿,軍之精也。」

所謂的「牙旗」,就是天子或將軍立在軍營前的大旗,因為旗竿上通常用象牙做裝飾,所以稱為牙旗。如《文選.張衡.東京賦》:「戈矛若林,牙旗繽紛。」薛綜.註:「兵書曰,牙旗者,將軍之旌。謂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飾之,故雲牙旗。」

由此可見,「衙門」最早是軍旅中的稱謂,後來逐漸移為朝廷官署所使用。如宋朝司馬光等人纂修之《類篇》上載︰「古者軍行有衙,尊者所在,後人因以所治為衙。」

此外,古代的衙門為了顯示出氣派、威嚴,大門多開六扇門。所以,後來也以六扇門代指官府、衙門。關於衙門的諺語有「衙門六扇開,有理無錢莫進來」、「衙門八字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衙門深似海」等。
来源:正見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