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與中國青年對話透露的信息

美國總統奧巴馬昨晚到達了上海,在16日下午與中國青年的對話中回顧了上海在中美關係史上的重要作用,也表達了對中美關係的期望。我們也希望,通過歐巴馬此次對華訪問,中美之間能夠進一步增加互信,從戰略高度來看待和處理兩國之間的敏感問題,把兩國關係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歐巴馬先訪上海再來北京很正常

在國際交往中,一個國家元首訪問另一個國家時,不是先去首都的情況很常見。中國領導人出訪時也曾先訪問對方首都以外的城市。而且歐巴馬到訪上海也有一定的時間原因,他參加完APEC會議,從新加坡到達上海已經是夜裡11點,如果直飛北京,就得午夜才能到了。

而歐巴馬先訪上海也讓人想起中美關係的重啟:37年前,尼克松訪華也是先到上海,並且那年簽署的《上海聯合公報》也是打開中美關係大門的關鍵檔。

歐巴馬與中國青年對話展現其從政作風

歐巴馬到訪上海,與500名中國青年進行對話,並回到了現場青年和網民的提問,這是他個人從政作風的反應。在他到訪埃及、迦納以及最近在日本的講話,這都是他一貫作風的體現,他個人也希望通過這種宣講與對話來展現他的新政及理念。

從歐巴馬執政以來,他說了許多對華友好的話,多次評價中美關係是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並且在日本講話時,表示美國不圖謀遏制中國並且歡迎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更大作用。不過,雖然他在政策表述上說的很好,但是始終無法完全消除中國人的疑慮"為什麼還要堅持售臺武器?""搞什麼《對臺灣關係法》?""為什麼還要任命所謂的西藏特別協調員?""為什麼要在中國海域刺探情報?" 希望歐巴馬更能從行動上做出對中美關係有益的事情。

在氣候問題上,中美都起不到領導作用

在遏制氣候變暖的問題上,中美都應設法發揮積極作用,但不管採用任何辦法都必須遵循共同而有區別的責任。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美國是最大的發達國家,對於溫室氣體排放,美國負有更多的歷史責任。另外,很重要的是,《京都議定書》和聯合國會議決定的有關路線圖必須得到遵守,在這些問題上不能後退。

歐巴馬在演講中提到的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中美要"共同發揮領導作用",這話有些言過其實,中美只能發揮積極作用,會議的成功還要靠世界各國共同努力。

另外,至於歐巴馬訪華讓一些人再次鼓吹"G2",我們應該保持冷靜。中國既沒有這個實力也沒有這個願望,實際上也沒有這個可能與美國搞什麼"G2"共同管理世界,而美國也並不願意這樣。




本文留言

作者王嵎生大使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