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博克治罪遼寧教師訴公安被法院受理

中國遼寧一名小學教師在博克中為自己的家人鳴不平後被當地派出所拘留10天。當事人狀告公安,被區法院立案受理。中國博克數量龐大,如何保證博克的言論自由已成為中國公民權利是否能夠得以保障的關鍵問題。

*批政府機構不作為,被指反社會*

瀋陽市蘇家屯區解放小學教師李啟東因為公安涉嫌非法拘留其母親,上訪公安得不到答覆,因此在自己7月15號的新浪博克中批評當地公安部門"不干實事、沽名釣譽、欺世盜名"。

蘇家屯分局今年8月3號開始將李啟東關押了10天,在放人時才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中明確將李啟東今年7月15號發表在博克上的言論作為擾亂社會秩序的依據。

李啟東說: "他們找我談話我都錄了音了,說我是反社會,仇視社會,我說,我不是反社會,我只是對你們處理我問題的人表示不滿。"

李啟東說,該區公安分局想對他進行勞動教養的處罰,並已經形成文件,不過8月13號警方放人時告知他本人,對他的勞教已被改為監外執行。

被警方釋放後,教育部門領導認為,被公安拘留過的人不適合教學工作,讓他離開了學校。

*被無辜拘禁達10天,告狀鳴不平*

李啟東對警方的做法不滿,狀告公安打壓言論自由,蘇家屯區人民法院已經在11月13號立案受理了他的起訴。

他說:"法院在我遞交訴狀的第二天收了我50元,我認為這就是立案受理了我的起訴。"

中國博克的數量據信已經超過一億。總部設在香港的中國人權民運信息中心說,許多作者在博克中批評政府及各級官員,像李啟東這樣的人士發表"不干實事,欺世盜名"的言論就可以被公安拘捕,這是人治而不是法治國家的做法。

目前中國的勞動教養制度可以讓公民不經法庭審判就被判處可能長達三年的勞教。這種制度受到國際和中國國內一些輿論的批評,指稱這種制度違反法律,侵犯人權。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