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大師齊白石(圖)

 今年是齊白石大師145週年冥誕,臺中縣文化局特別與齊白石紀念館聯合舉辦,歷經一年多的規劃籌辦排除重重困難,將大師創作呈現在臺灣民眾眼前;除大家所熟知獨具風格的繪畫作品外,更有較難得一見的篆刻印譜及木雕作品。

1963年被選為世界文化名人

齊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是當代中國著名的國畫畫家。原名齊純芝,後由老師胡沁園取名為璜,號瀕生,因家中靠近白石鋪,取別號為白石山人。曾任北京國立藝專教授、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北京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務。曾獲中國文化部"人民藝術家"稱號。1955年被授予德國藝術科學院通訊院士,同年獲世界和平理事會"國際和平金獎",1963年被選為世界文化名人。

齊白石年少牧牛,後改木匠,由於能刻善自勵,得王湘錡之提攜,在詩文,書畫,篆刻方面皆有成就。其書法篆隸書乃以周秦,兩漢為主 ,行書略學米芾,不過書法名氣不如逸趣天成的篆刻,所獲得之評價高。齊白石之創作,集詩、畫、印、刻四方才華於一身,加上其特出人品,而有"五絕"之稱,可謂藝苑奇葩。大師一生創作不倦,不同於傳統藝術家追求的風雅,將生活智慧、庶民情感,融入藝術表現。

大師憑藉著珍惜的童年經驗,自信而驕傲地發展他獨特的美學,在畫面上畫蝦蟹、青蛙、小雞、稻穗、蔬菜、果子...,把一切傳統貴族士大夫或文人畫中鄙棄或漠視的題材提升出一種尊嚴,並且用樸實沉厚的技法,認真地創造出藝術上的形象。濃烈的個人特色以及渾然天成的平民藝術風格,使觀者易於從中體會藝術之情趣,雖然有許多人認為其繪畫技法簡單,而臨摹學習,但卻仿不出他的格調。

齊白石的篆刻風格獨特,書法卓然不群,蔚為大家。他到晚年,更進入天人合一之境,落刀乾淨俐落,一去不回,刀法中底蘊著書法的意趣,高古中潛藏著雋雅,樸素中涵孕著靈秀,運刀之勁健雄渾,風格之放曠獨特,真是驚駭同道,動古憾今。對於自己的成就,齊白石曾有過"詩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畫第四"的自我評價,但藝術界有人認為齊白石"畫藝勝於書法,書法勝於篆刻,篆刻又勝於詩文"。

曾受畢卡索推崇為東方第一畫師

齊白石曾受畢卡索推崇為東方第一畫師、名列百年來中國畫家泰斗的大師齊白石;在逝世半個世紀後,他對國際藝術創作者的影響仍有增無減。畢卡索甚至有許多臨摹齊白石畫的手稿,他曾對國畫大師張大千說:"齊先生水墨畫的魚兒沒有上色,卻使人看到長河與游魚。"。

配合‘2009齊白石藝術創作紀念展'活動,臺中縣立港區藝術中心除舉辦學術研討會外;另配合舉辦"翰墨千秋書法大展"及定時導覽解說活動,並推出展覽專輯、筆記本、手提袋等紀念商品,供民眾收藏。




本文留言

作者雷震天.鄭毅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