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專欄】《詩經》賞析七
《詩經.國風.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註釋:1.夭夭(音腰):孔穎達疏曰:少壯;朱熹注曰:少好之貌。形容桃樹樹葉茂盛,枝幹壯實。古人說"夭夭"的意思是"少好"或"少壯",也就是說,這棵桃樹不是老桃樹,而是那種剛剛能開花結果的桃樹。在古漢語中,"夭夭"還有一個意思是"和舒貌;和睦貌。"如《論語.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到清朝為止,這兩個字的詞意沒有改變過。古代的詩文中很常見,主要就是這兩種意思。
需要說明的是,現代的成語"逃之夭夭",是近代不學無術之輩誤解《詩經》之後鬧出的笑話。不管用古漢語或現代漢語的構詞法來衡量,它都構成不了一個片語。"逃"和"桃"可以說是諧音,但是,"夭夭"既沒有"迅速"的意思,也沒有"無影無蹤"的意思。所以它無法構成一個片語或成語。
2.灼灼其華:灼灼,形容桃花盛開,鮮明、艷麗的樣子。後面將重點講解這個片語。華,通"花"。
"華"字的讀音,朱熹認為音義同"花"。但是《康熙字典》考證這個字的讀音為"敷","【詩•本音】灼灼其華。【注】音敷。【考】《詩》如常棣之華,顏如舜華,維常之華,葉車韻。隰有荷華,葉下都韻。黍稷方華,葉下途韻,凡七見,皆讀敷。又【唐韻古音】亦音敷。"
筆者意見,為了便於現代的讀者理解與朗讀,按朱熹的注音讀"花"。
3.之子于歸:"之"在這裡當代詞,表示"這個";"之子"即"這個人"。于歸,出嫁。"於"在這裡本來是語助詞,"歸",嫁人;朱熹注曰:"婦人謂嫁曰歸"。"于歸"已經成了一個固定片語,表示"出嫁"之義。
4.宜其室家:宜,適宜。"室家"與後面的"家室"、"家人"都是"家庭"或"全家人"的意思,因為寫詩要押韻,才這樣寫。
5.有蕡(音汾)其實:蕡(fén),形容果實很大,長勢喜人;"蕡"可以形容整棵桃樹的桃子,也可形容每一粒桃子都這樣。實,果實,桃子。"有蕡其實",果實(桃子)很大,長勢喜人。這句其實是通過稱讚桃子來稱讚人,孔穎達疏曰:"非但有華色(美麗的容色),又有婦德。"
6.其葉蓁蓁(音真):蓁蓁,(樹葉)茂盛的樣子。孔穎達疏曰:"有色有德,形體至盛也。"
賞析:《毛詩.序》曰:<桃夭>,后妃之所致也。不妒忌,則男女以正(正直、正派),婚姻以時,國無鰥民也。
《毛詩.序》的這段話大意是說,<桃夭>這首詩所講述的社會現象,是因為后妃或朝中大臣或讀書人都做得好,不妒忌。上行下效,整個國家的老百姓也都這樣,那麼男的女的都正直正派,老百姓的婚姻就會合乎年齡,整個國家都沒有鰥寡之人。
什麼叫作"婚姻以時"呢?孔穎達疏曰:"此三章皆言女得以年盛時行,則女自十五(歲)至十九(歲)也(這個年齡段都可以嫁人)。女年既盛,則男亦盛矣,自二十至二十九也(都可以娶妻)。"在周朝,男的超過三十歲,女的超過二十歲還沒有結婚的,就可稱之為"鰥寡之人"。
為什麼說整個國家的老百姓普遍都不妒忌,就會有"婚姻以時,國無鰥民"這種社會現象呢?因為古人認為婚姻是天注定的,所以婚姻六禮中"問名"與"納吉"都要到宗廟去占卜;結婚的時候要先拜天地,拜父母,然後夫妻對拜。"拜天地"表示敬順這天賜的緣份。在敬順上天的大前提下,人沒有妒忌心的時候,就會把天賜的緣份當成自己最神聖的選擇,就不會去計較對方(妻子或丈夫)的富貴美醜,因為這都是自己命中注定的。所以正統的古代婚姻中講"從一而終"。
必須說明的是,《詩經》風部中的一些詩,如<靜女>、<野有蔓草>、<溱洧>等等都是作為反面教材來告誡古代讀書人的,那種未婚男女幽會的事情是社會道德敗壞後出現的現象,不管是《毛詩.序》還是古代名家的註疏中都有明確的詮釋。現在中國大陸的一些學者,在"共產黨文化"的毒害下,講評那些詩的時候,說那是"反映勞動人民對封建禮教的反抗和鬥爭",這其實是罔顧傳統道德的錯誤說法。從周朝到清朝,中國古代正統的婚姻觀念從來沒有改變過。不管現代人對古代的婚姻觀念是否認同,我認為賞析《詩經》不能背離古代的事實真相而另說一套,那是不尊重讀者的行為。換一句話說,賞析古代的經典著作,有必要說出真相,而是否認同這種道德理念則由讀者自己去選擇。
約一百年前,有位美國的攝影師詹姆斯•理卡爾頓(James Ricalton,1844-1929)曾在1900年到中國旅行,他拍了很多照片,並將這些照片收入《China: Through the Stereoscope》(出版商:New York: Underwood & Underwood)一書中逐張加以說明;其中有一張圖片拍的是北平一群婦女在一個富有的中國人家院子裡(A Group of Pekinese women in the court of a wealthy Chinese home, Pekin),此照片的解說詞有一段是這樣的,
譯文:這裡的每一位為人妻子的婦女都是媒婆撮合的,整個過程不會考慮少女們的選擇。孩提時代結束後,女孩子和男孩子在社交方面互相見不到,結交異性朋友在中國人的眼裡是非常下流的。
從外國人的遊記中我們也可看出,直至清朝,中國古代主流社會的道德觀念-婚姻觀念基本沒有改變過。筆者無意干涉現代人的婚姻理念。只是覺得,要讀懂《詩經》必須按中國古代的道德觀念去理解。有一點是顯而易見的,人如果不去掉執著心(如妒忌心),在執著心的驅動下去做事,那就會不相信天命;不敬順上天的時候,那就可能什麼壞事都敢做,他甚至可能會這樣想:"皇帝可以三宮六院,我為什麼不可以?"這就是妒忌。當皇帝或當大官,那都是一個人的命,人如果能相信天命,那麼人世間的很多事情都可以看得開。皇帝能夠有三宮六院,那也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社會現象,在當時那樣的社會環境下,是上天允許的。
老子說:"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道德經》)"筆者淺見,人類的生存環境,是神給人造就的。古代的道德禮儀,那也是神給人留下來的、人應該在這個環境中遵守的行為準則。除此之外,不能去做有為(違背天意,不遵守道德的行為)的事情,更不能在自己執著心(如妒忌心等等)的驅動下去做壞事。老子還說:"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道德經》)"
由老子的講道中,也可悟到這樣一個理:在中國古代的社會中,特別是皇宮、朝廷、及富貴之家,因為有那樣的複雜的環境,人可以在這個複雜的環境中按上天留給人的道德禮義去要求自己做好人;也有可能在那種環境中變壞了。所以中土是出大德之士的地方,也是出大姦大惡之徒的地方。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茂盛的桃樹,鮮艷的桃花。
這是用桃樹及桃花起"興",而"興"中有"比",也就是用桃樹及桃花來比喻少女,"夭夭(少壯貌)"借喻女子正當出嫁的年齡(15歲-19歲),"灼灼其華"則是用桃花來形容女子的美麗。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這位女子出嫁,多麼適宜他的家庭啊!
此處"宜其室家"是因為女子如"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那樣既年輕又美麗。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茂盛的桃樹,豐碩的果實。這樣的女子出嫁,多麼適合他的家庭啊!
"有蕡其實",孔穎達疏曰:"非但有華色(如花的美麗的容色,灼灼其華),又有婦德(有蕡其實)。"詩中的"實",本來是指桃子(果實),這裡借喻為女子的"婦德"(也可將"婦德"理解為"四德",後面將介紹),什麼是女子的婦德呢?《後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曰:"清閑貞靜,守節整齊,行己有恥,動靜有法,是謂婦德。"
"有蕡其實"也可直譯成:其實有蕡--她的婦德有那麼的高尚。蕡,用於比喻果實,它的意思是"豐碩";用於比喻人的道德,它的意思是"高尚"。
因此本樂章的"宜其家室",是因為女子"婦德高尚"。或者說,因為名副其實,故可"于歸"而"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茂盛的桃樹,濃蔭的樹葉。這樣的女子出嫁,多麼適合他的家庭啊!
其葉蓁蓁,孔穎達疏曰:"有色有德,形體至盛也。"用桃樹樹葉的濃蔭來形容女子的德很大,大到了可以庇蔭(庇護)到她的一家人(宜其家人)。這裡講了這麼一個理,一位大德之士(男士女士都一樣),因為他/她的道德高尚,故可以給他/她的家庭都帶來好處。這是因為,大德之士的家庭一定是和睦的,向善的,所以萬事都會興旺發達。即使她剛嫁到這個家庭的時候,家庭裡本來還不順,公婆、妯娌等的關係都很緊張,但因為她有良好的婦德,她的德很大,她會處理好家庭的關係,使一家和睦,並興旺發達。
所以說,桃之夭夭--比喻年少美麗;其葉蓁蓁--比喻婦德高尚;因此可以--之子于歸;並且會--宜其家人。給一家人都帶來好處。
<桃夭>這首詩採用了層層遞進,互為補充,互為因果的寫作方式。三個樂章均有"桃之夭夭",她強調的是男女都年輕,正當結婚的年齡(婚姻以時)。當道德教化遍及四海之時,老百姓都相信天命,都知道妒忌心是不對的,就不會去攀比,去挑三揀四,就不會耽誤了結婚的年齡。那麼他/她就會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並認為這是上天給自己定下的緣份,因為是上天賜給的妻子或丈夫,所以他/她就會知道如何去愛自己的妻子或丈夫。夫妻患難與共,相濡以沫,從一而終。
中國古代的朝廷,對整個社會"婚姻以時"看得很重,比如,《唐大詔令集》載,唐太宗貞觀元年(西元627年),頒布<令有司勸庶人婚聘及時詔>,皇帝詔曰:"男二十以上,女年十五以上,及妻喪達制以後,孀居服紀已除,並須申以媒媾,命其好合",對地方官員的考核也以"婚姻以時"為依據,"刺史、縣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嫁及時,鰥寡數少,量准戶口增多,以進考第。"
從上述的事例也可看出,《詩經》對古代社會的影響是巨大的。
本詩的第二樂章主要強調的是"有蕡其實",也就是女子結婚前必須受過良好的"三從四德"的教育。何謂"三從"?《儀禮.喪服》:"婦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故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所謂的"夫死從子"是說,丈夫去世後,要撫養自己的孩子成人,兒子長大了,就依從兒子過日子;因為兒子要孝敬自己的母親,贍養自己的母親。何謂"四德"?《周禮.天官.九嬪》:"掌婦學之法,以教九御婦德、婦言、婦容、婦功。"鄭玄註:"婦德謂貞順,婦言謂辭令,婦容謂婉娩(柔順貌),婦功謂絲枲(織布刺繡等女工)。"這些方面都做得很好,那麼她就可被比喻為"有蕡其實"。
本詩的第三樂章主要強調的是"其葉蓁蓁"。有觀察過桃樹的讀者也許會發現,桃樹在開花的時候,沒有樹葉;有果實的時候,樹葉也都長出來了。果實越多越大,桃樹的枝葉也就越茂盛。所以,"有蕡其實"才能形成"其葉蓁蓁"。以之比喻人,一位女子,她的婦德很好的時候,才能操持好家庭中的事情,才能庇蔭一家人,這就是"宜其家人",不僅能孝敬舅姑(公婆),而且對將來子女的教育都會有好處。中國古代那些名垂青史的賢臣良將,大部分都有一位賢惠的母親,從小就得到母親的良好的家教。
詞彙運用: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灼灼"這個詞。在古詩文中,"灼灼"最常見的就是形容明亮,如形容日月之光華或燈火通明;其次是形容女子及鮮花的容色之亮麗、艷麗。
1.明亮貌。東漢.王逸<荔枝賦>:"修干紛錯,綠葉蓁蓁,灼灼若朝霞之映日,離離若繁星之著天。"晉.傅玄<明月篇>:"皎皎明月光,灼灼朝日暉。"唐.韓浚<清明日賜百僚新火>詩:"灼灼千門曉,輝輝萬井春。"唐.吳筠<遊仙二十四首>:"靈景何灼灼,祥風正寥寥。"唐.趙嘏<薛廷範從事自宣城至因贈>:"金管別筵樓灼灼(燈火通明),玉溪回首馬蕭蕭。"
2.亮麗、艷麗貌。《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晉.陸機<擬青青河畔草>:"粲粲妖容姿,灼灼美顏色。"唐.陳子昂<感遇詩三十八首>:"可憐瑤臺樹,灼灼佳人姿。"唐.李白<古風>:"美人出南國,灼灼芙蓉姿。皓齒終不發,芳心空自持。"
3.容光煥發的男士。晉.潘岳<夏侯常侍誄>:"英英夫子,灼灼其俊。"唐.李賀<公莫舞歌>序:"會中壯士,灼灼於人。"唐.白居易<自覺二首>:"同歲崔舍人,容光方灼灼。始知年與貌,衰盛隨憂樂。"
4.明白貌。漢.董仲舒《春秋繁露.郊祭》:"天下福若無可怪者,然所以久弗行者,非灼灼見其當而故弗行也。"《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后》:"咎敗灼灼若此,豈可以忽哉!"
5.彰顯、顯著、盛烈貌。三國魏.高閭<至德頌>:"穆穆四門,灼灼典刑。"西晉.陸雲<漢高祖功臣頌>:"灼灼淮陰,靈武冠世。策出無方,思入神契。"唐.韓愈<謝自然詩>:"入門無所見,冠履同蛻蟬。皆雲神仙事,灼灼信可傳。"
6.炙熱貌。唐.韋應物<夏花明>:"夏條綠已密,朱萼綴明鮮。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清.吳謙《醫宗金鑒.四診心法要訣上》:"熱無灼灼,寒無滄滄。"
7.思念殷切貌;熱切貌。晉.王羲之<問慰諸帖上>:"足下晚各何以?恆灼灼。"唐.喬知之<定情篇>:"更憶娼家樓,夫婿事封侯,去時恩灼灼,去罷心悠悠。"
結語:<桃夭>這首詩通過三個樂章的詩句來講述什麼樣的女子出嫁才能"宜其室家";首先 "灼灼其華",這是比喻女子的年輕美麗而又不失端莊之態。其次"有蕡其實",這是比喻女子的婦德高尚且心靈手巧。然後"其葉蓁蓁",這是比喻女子可以蔭庇家人。而能達到這三個條件的前提是不能有妒忌心。
而一位男士,如果您將上面的三點作為自己的擇偶標準,那麼有一點必須清楚,古人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孝經》)"妻子的相貌也是天生的。如果你認為自己的姻緣是天注定的,那麼您就不能用世俗的眼光來看待自己妻子的相貌。因為那是上天授予的,所以只能是感恩。
最後跟各位讀者一起欣賞兩幅對聯,可用於新婚之家的門聯:
橫幅:有蕡其實
門聯一:
桃李灼灼,不自言於蹊逕;
松柏青青,不受令於霜雪。
(原句出自唐.張說,此聯用於讚美夫妻雙方。)
門聯二:
夭夭桃李有華,
灼灼淑人宜家。
(原句出自唐.陳子昂,"淑人"既可指善人,也可指淑女。)
-----
看中國首發,歡迎轉載。
- 關鍵字搜索:
-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