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鏡頭出現真實手機號 男子每日被擾百次(組圖)

北京外國語大學老師劉先生的手機號,遭電影《親密》撞號,從今年3月以來,他每日接到類似的簡訊和電話不下百次。劉先生認為,負責電影出版、發行等單位侵犯了自己的隱私權,遂索要10萬元賠償。
 
電影《親密》截圖
 


劉先生很煩惱

「請問您是經紀人嗎?」,「能不能告訴我鄭伊健的電話?」...北京外國語大學的老師劉先生自稱:從今年3月以來,他每日接到類似的簡訊和電話不下百次。

後來他得知,原來自己的手機號遭電影《親密》撞號。劉先生認為,負責電影出版、發行等單位侵犯了自己的隱私權,遂索要10萬元賠償。昨日,海淀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

來電淨說「真的能打通,真好玩」

「至今我還沒有從手機恐怖中擺脫。」劉先生說:今年3月9日,他一天便接到了超過一百個陌生電話,很多來電訪客都只是笑言「真的能打通,真好玩」,搞得劉先生莫名其妙。

次日上班,他才從同事口中得知,原來由鄭伊健、林嘉欣主演的電影《親密》剛剛公映,片中出現了和他一樣的手機號:「我才明白,原來是影迷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打來的。」

昨日,記者查看了電影《親密》。在影片進行到約35分鐘時,鄭伊健扮演的男主角在電梯中偶遇一位老外,老外操著流利的中文跟旁人念出自己的手機號,而這名「跑龍套」老外報出的號碼正好與劉先生的手機號完全吻合。

麻煩遠未結束。《親密》電影公映後,他的手機至今未消停過。:「三、四月份,每天的陌生電話都是百餘個,簡訊也是接踵而至,而這些都跟《親密》有關。」

劉先生列出了一些曾經收到過的簡訊:「請問您是經紀人,還是道具師傅?」,「有鄭伊健的電話嗎?」

劉先生說,接到簡訊後他曾經立刻回過電話,說明自己與電影劇組及製作單位無關。「但好幾次接聽者都是在電影院看電影,他們看到銀幕字幕顯示了號碼,電影甚至還沒演完就發了簡訊。」

劉先生說,甚至有人在下半夜2點鐘打來電話,還有人問:「能不能給我介紹到劇組去拍電影?」

發行銷售方均稱自己無責

劉先生認為,手機號碼屬於個人隱私,但電影公映給自己造成精神損害。於是,他將北京光線影業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北影錄音錄像公司、及北京華人傳媒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三方一併告上法庭,要求被告致歉並賠償損失費10萬元

北京光線影業公司代理人稱:《親密》是一部香港電影,該公司只是從版權方,獲得在大陸地區的發行權並非製作人,無權審查、刪減該影片因此並不侵權。

北京北影錄音錄像公司是該電影光碟的出版方,北京華人傳媒公司是銷售方,他們同樣認為己方不存在過錯,目前此案仍在審理中。

業內說法 片中手機號都需剪切

據一位影視界業內人士介紹,像劉先生的手機號與電影「撞號」的現象,非常少見。

 「如果需要在影片中出現諸如車牌號、電話號碼等信息時,導演和編劇一般會選擇熟人或者身邊工作人員的號碼,這樣不至於惹麻煩。而且在剪切時也不會播出完整的號碼,比如:人物說電話號碼時候,剛說鏡頭就切過去了。」

另一位某影視製作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在影視作品中往往需要擬定一個電話號,「擬定後一般不會徵求現實機主的意見。」昨日中午庭審結束後並未宣判,法院將擇日判決。
本文留言

作者劉奕詩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