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變遷一甲子──創造與失去 陽光與陰影 1949(圖)

 

一九四九是個命運交響曲的開場。每個人在時代的曲折迴旋裡被捉弄、擺盪。

一九四七年,跟著抗日名將父親齊世英,從遼寧省由東北沿西南而下,二十五歲的齊邦媛到了臺灣,在台大外文系任教。而四九年的風雲變色,讓她和兩百萬的外省人,只能選擇落腳臺灣。

像不可逆轉的時針,大時代宿命地為許多人重寫了人生開場。

從大陸來的外省人如此,已生活在這島嶼上的臺灣人,也不例外。

和齊邦媛同年出生,今年八十五歲的花蓮耆老、鄉土研究與海洋生物學家王天送,父親是日據時代的抗日團體文化協會成員。

四五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他被徵召加入日軍左營海軍學校,隨後被派往菲律賓戰線。

" 美國人用自動步槍,我們只有五發的步槍子彈,用完了,日本班長還是大吼叫我們沖,"儘管略有中風,他仍努力用斷續的句子敘述那段痛苦的回憶。他吃力地模仿號角的聲音"搭,搭拉,搭......",身旁屍體堆積如山,小喇叭前進的號角在空氣中迴盪。同一連的弟兄,只有他活著回來。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爆發。在台電工作的王天送義務擔任警備隊長,維持地方秩序,卻被誣陷而遭國民黨通緝,捉入大牢。

改變命運的一九四九

對世界而言,一九四九不是特殊的一年,但對齊邦媛和王天送,這卻是個改變命運的魔幻數字。

可貴的是,在大時代的拉扯中,他們努力在這個遠離"大陸"的島上,硬闖出自己獨特的價值與命運。

齊邦媛的父親齊世英到臺後,與雷震等人籌組中國民主黨,雖因主張自由而被跟監、開除黨籍,他仍主張政黨政治。

而且,到臺灣六十年來,"外省人"齊邦媛成為向世界、下一代,積極推介臺灣"鄉土文學"的守護者。出任國立編譯館人文社會組主任時,她大幅修訂中學教科書,加入臺灣當代文學作品。而且,她也英譯鄉土作家吳濁流、黃春明等的作品,向世界推介臺灣的文學。

而曾專注研究原住民,併進行貝類、昆蟲、地質、溫泉、冷泉等田野調查的王天送,過去幾十年,義務協助花蓮縣十幾個國小,設立海洋、考古、原住民文物的"鄉土教材館"。更將自己親手製作的魚貝類海洋生物標本,田野調查所蒐集的古老文化遺物,全數贈送給學校。

日本大阪自然博物館肯定他對海洋生物的研究,特別將三種魚類及一種貝類,以他的姓氏命名。

一九四九這個魔幻數字,對王天送、齊邦媛的生命來說,是個必須當下面對的無奈。但他們都活出哲學家沙特所說:存在是命定的,本質卻是自由的。

他們承載悲歡離合、喜樂哀愁,但選擇不仇恨、不抱怨;他們在命運束縛中,珍賞身邊的自由與美好;他們在無望中,傳遞下一代希望。

六十年,一甲子,是天干地支,生命週期的轉換。站在二○○九年的此刻,回首談一九四九後的六十年,不是為了懷舊,而是為了徹底重新出發、向前瞻望。

中研院副研究員錢永祥認為,一個社會要前瞻,就得瞭解過去,從過去六十年走過的路,思考未來走向何處。

"再兩年是中華民國一百年,我們可以形成什麼樣的歷史與文化意識?"他質問。

創造與失去

用心翻閱一甲子,可以看見許多未曾被發現的關鍵時刻。

一九四九年,灰頭土臉輸掉中國大陸的國民黨來到臺灣。在恐共的陰影下,實行了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統治,使臺灣人長期有著被迫害的焦慮。

陰影,來自於有陽光。

國民黨帶來的陰影外,也帶來了三民主義與憲法、搬來故宮館藏、推動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實施徵兵制(避免軍閥割據)等。

清大中文系教授楊儒賓最近寫下"一九四九的禮讚",指出四九年是臺灣繼一六六一年鄭成功擊退荷蘭人、一八九五年日本佔領臺灣後,移民數量最大的一年。

這一年,臺灣承接了許多中國這個大帝國的歷史意識、典章制度、文化資源,也從一個邊陲的地帶,走出黑白黯淡的默片時代。

外來,加上本土;中國,加上日本;臺灣,加上美國、東南亞、原住民;這些元素,在臺灣這個讓國際外交界尷尬的大悶鍋裡,調理出讓世界驚艷的人物、事物,撰寫出讓全球啞然的記錄、典範。

每人拎個公事包衝闖世界的中小企業,就是例子。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若林正丈,從臺灣戒嚴時期就研究臺灣,他發現,一九五三年實施的"耕者有其田"促成中小企業的興起。當時,政府買了十六萬戶地主(佔地主總戶數五九·三%)的放租地,賣給十九萬戶佃農(佔佃農總戶數六四·一%)。瞬間,一大批臺灣地主,突然轉為中小企業主,提供了一九六○年代後,臺灣民間企業的經營人才。

難以借貸的中小企業,必須到處找生意、賺外匯,才能拿著信用狀抵押,向銀行借款,而形成拎著○○七皮箱全球趴趴走的景象。

民主的先行者

逐漸有錢、有國際經驗、有自信的中小企業,不僅在全球供應鏈上,搶下許多"第一",更用他們的經濟力,支持臺灣的反對勢力及公民意識,辦《大學雜誌》、啟動消費者保護、婦女平權等運動。

伴隨企業而起的雄厚中產階級,也如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中心研究員馬若孟所說,在臺灣形成華人世界第一個民主體系。

儘管今天回顧臺灣式民主,有"來不及沉澱的速食民主" 之嘆,卻也享受先行者的好處。

豐盛、活潑的文化創意,就是一例。

從鄧麗君到周傑倫,林懷民到吳季剛,鼎泰豐到85度C,偶像劇到政論節目,侯孝賢到李安,臺灣人從生活中品味出的歌聲、表演、飲食,撫慰一代又一代全球華人的心腸與脾胃。

難怪受政大之邀,來臺講學的大陸學者金觀濤夫婦要說:自己以前覺得"臺灣太亂"。但是,來了之後,發覺臺灣人的友善、自由、包容。"如果能自由選擇在華人世界任何地方生活,第一選擇是臺北,因為這裡的民主讓它有文化、有自由。"

人民當家作主的施政理念,也讓臺灣快速脫離亞熱帶"瘴癘之地"的宿命。一九六五年,世界衛生組織將全球第一張"瘧疾根除證書",頒發給臺灣。掙脫戰後落後、貧窮、疾病循環的關鍵,是臺灣從基層建立的嚴密公共衛生體系。

"臺灣是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主義醫療體制,"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指出,"就是要有均富、要有平等。臺灣從一開始。就是布全民健康的線、不是菁英健康的線。"

天下雜誌《超越60》特刊試著找出六十年來,影響臺灣發展的六十個關鍵事件。藉著盤點關鍵年代的關鍵人物、事件、組織、力量,尋找進入下一輪甲子的關鍵。

存在,始終是為了超越。

管理學大師彼得.聖吉(Peter M. Senge)曾形容,一個組織或國家要永垂不朽,必須髮揮潛在的團隊智慧,有共同願景、進行自我超越、團隊學習。

且看臺灣下個六十年,還能有哪些讓人意想不到的超越。

(本文轉載自天下雜誌《超越60》特刊)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李雪莉、彭昱融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