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諾族獨特的砍刀布(圖)
基諾族聚居於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基諾山一帶,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
基諾族直到本世紀五十年代初期,還處於以刀耕火種的山地農業經濟為主的原始社會末期。這種原始的生活方式也折射在他們的服飾文化上,反映其素雅古樸的獨特風格。
成年男子背"孔明印"
過去在基諾族的生活習俗中,男女少年到十五歲左右要舉行"成年禮",以此取得正式村社成員的資格、權利和義務。只有經過"成年禮"、改裝易服後,才能取得談戀愛的權利。成年男子改戴帽為包頭,肩挂有日月標徽和幾何圖紋的掛包,上衣背部繡有餅圖案,也稱"孔明印"。
孔明的傳說
傳說基諾族的袓先是孔明南征部隊的一部分。因途中勞累、休息時被"丟落",後來他們追上孔明,但孔明不再收留。為了這些落伍者的生存,孔明便賜以茶種,讓其種植,並讓他們仿照自己的帽子式樣造房。後來基諾人在自己的衣背上剌繡此圖案以示對孔明的崇敬和懷念。
無光澤的"砍刀布"
基諾山盛產棉花和麻,基諾族服飾的獨特之處在於他們的土布多用棉麻混紡,並以原色土布為衣料(有的土布也間以黑、紅色條)。家家都有簡易的織布工具,雖然織布技術較為原始,但勤勞善良的基諾婦女並沒有放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她們在行走或休息間常常手持紡輪捻線,織布時席地而坐,經線一頭拴在自己腰上,另一頭拴在對面的兩根木棒上,用雙手來回穿梭,因每穿一梭就要用"砍刀"(木刀)打緊,所以這種紡織品當地人稱"砍刀布"。它既不潤滑、又無光澤,但卻厚實耐用,是基諾族獨特的衣料之一。
- 關鍵字搜索:
-
基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