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提議把幸福指數納入經濟指標(圖)


斯蒂格利茨(右)與法財長拉加德

隨著各國逐步走出全球金融危機,法國提出了一個衡量經濟進步狀況的新方式--除了傳統的經濟標準之外,也把人們的幸福和福祉納入經濟指標。

按照傳統的衡量經濟狀況的方式,世界確實渡過了一些艱難的時日。可是這些經濟指標是否反映了經濟進步的所有層面呢?根據法國總統薩科齊,答案是否定的。

薩科齊總統宣布,在衡量經濟進步時,法國將開始使用一些不太具體的指標,比如幸福和福祉。

這位法國總統說:"目前的經濟危機不僅給了國際社會設想另一個經濟模式的自由,而且也給了世界這樣做的責任。我們沒有選擇。"

*報告建議改變衡量社會進步的方式*

就在薩科齊總統說這番話的同時,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和阿瑪蒂亞.森(Amartya Sen)發表了一份新的報告,對衡量社會進步的傳統方式進行評估。這份報告是受法國政府的委託而編撰的。

報告建議,政策制定者根據國內生產總值來衡量經濟進步的方式需要改變,因為國內生產總值GDP所衡量的只是一個國家製造的產品和服務。新的指標還要包括非物質性財富,比如接受教育和醫療的程度。

法國並不是頭一個檢測經濟進步非物質層面的國家。喜馬拉雅山王國不丹就提出了一個"國民幸福總值"的概念,來取代國內生產總值。不丹主要的研究中心還收集了大量各種各樣的數據來衡量國民幸福總值GNH,其中包括心理上的良好感覺、良好的管理、生態多樣性和生活水準。

在法國,薩科齊總統說,把注意力過多地集中在國內生產總值上,並且以GDP作為衡量經濟繁榮的主要尺度,對於金融危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他希望其他國家都能像法國一樣,開始關注那些物質性較少的經濟指標。




本文留言

作者布賴恩特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