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假幣犯罪由東中部向全國輻射

中國大陸近年來出現嚴重的假幣犯罪問題,官方年初開始展開「09」行動以為因應,目前為止共破獲1800多起案件。值得注意的是,假幣犯罪行為已由東中部向大陸各地輻射。

今年1月20日,為遏止假幣犯罪蔓延並維護金融秩,中國公安部在大陸各地展開代號「09行動」的打擊假幣行動,今天在北京舉行記者會說明階段性成果。

中國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副局長張濤表示,「09行動」展開以來,大陸各公安機關共破獲假幣犯罪案件1807起,是去年全年破案總數的1.5倍。

其中破獲百萬元(人民幣)以上假幣案件66起;搗毀偽造丶加工貨幣窩點24個,為去年全年搗毀窩點數的3倍。

行動中各公安機關繳獲了大批假人民幣,共計6.84億元,是去年全年繳獲總量的1.7 倍。大量假幣被截堵在偽造丶運輸和銷售過程中,流通領域的假幣開始呈下降態勢。捕獲嫌犯計3619人。

雖然打擊假幣犯罪頗有斬獲,但假幣犯罪態勢也漸漸擴大,呈現由東中部重點地區交通幹線沿線向全大陸輻射的狀態。

張濤說,基於一定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和獨特的人文地緣環境,多年來大陸假幣犯罪形成了相對固定的區域格局,即以廣東為偽造源頭,以安徽丶河南丶湖南等地為加工及集散地,以人口流動性大丶現金使用量多的省會及經濟中心城市為週轉地,向周邊丶中西部地區及廣大農丶牧丶山丶少丶邊區蔓延擴散。

此外,假幣犯罪嫌犯呈職業化傾向,多以家族丶同鄉為紐帶,結成集團作案,形成人員相對固定丶分工負責的「產業鏈」,一般由家族中的主犯從廣東丶河南等地購入大量假幣在內部分配,再對外出售或者三五成群的前往大陸各地使用。

假幣的種類以大面額百元假幣為主,但小面額假幣丶假硬幣也開始增多。

據統計,2005年以來收繳的假幣總量中,小面額假幣收繳張數及總面額的所佔比例分別成長了6倍和4倍。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