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官書記」周光全一審被判無期的警示

24日上午,原安徽省巢湖市市委書記周光全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一案在安慶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判,安慶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被告人周光全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2009年8月24日中國法院網)

有"官書記"之稱的周光全,在就任巢湖一把手期間,大肆賣官,對於想讓他提攜的下屬官員,少則2000元,多則數萬元,來者不拒,有求必應。法院經審理查明:1995年至2008年,被告人周光全在擔任安徽省原巢湖行署專員、地委書記、巢湖市委書記、安徽省委副秘書長、安徽省人大常委會民族宗教僑務外事工委主任期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共收受賄賂417.3萬元人民幣、8.61萬美元、4.3萬元購物卡(券)、紀念幣、手錶等,另有240.601117萬元人民幣、7.03753萬美元、9.987513萬港幣、4260歐元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

解剖周光全案件,從一個農民的兒子到一名黨的高級領導幹部,在金錢、物質、權欲的種種誘惑下,身為市委書記的周光全已經徹頭徹尾地將其手中擁有的公權力異化為替個別人"辦事"的私權力,異化為被金錢推著轉的工具。也正是因為如此,今年6月初,巢湖市6名處級幹部因"買官"被免職;此前的5月份,該市兩名副市長和一名區委書記因"買官"被免職。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該市先後有10多名處級及以上官員因"買官"被免職。而這些"買官"事件皆是周光全的"傑作",所以,新華社報導中稱周光全為"賣官書記",我感到這十分貼切。

但是,回過頭來,我們再看看周光全的結局,完成可以歸納為:貧苦的童年,奮鬥的青年,輝煌的中年,悲哀的晚年。因為他賣掉的不僅是人格、官格,賣掉了黨和政府的好作風、好聲譽,也賣掉了自己的政治生命、仕途前景,更賣掉了賣掉了人身自由。

這正像上海市長寧區原區委副書記、區長(正廳級)陳超賢在懺悔中所的,"錢在銀行,人在牢房",早先收下的成捆成袋的巨額贓款,如今已被反腐清風一吹而光......面對鐵窗殘月,周光全只能用懺悔來打發時光。然而,他"製造"的教訓,對我們黨的各級幹部來說,卻是刻骨銘心的。

"一個國家,腐敗不除,無以立本;一個政黨,腐敗不除,無以立威;一個政府,腐敗不除,無以立信。要揭露和防止像周光全這樣的腐敗分子,就必須從嚴治黨,從嚴治政,從嚴治官。"這是周光全案的公訴人慷慨陳詞的一席話,我覺得,值得我們的各級幹部認真研讀、感悟。

我們黨與"買官賣官"等腐敗行為始終是"水火不兼容"的。中央整治幾股歪風之一,就是買官賣官。近年來,不僅屢屢重拳出擊,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整治和預防"買官賣官"歪風,並依紀依法嚴懲了一大批"買官賣官"的官員,周光全只是其中的一個個案。我想,在這樣一個高壓治腐的新形勢下,如果為官不正,心存僥倖、鋌而走險、以身試法,這無異於是在給自己的脖子上纏繞一圈一圈的絞繩,其結局與周光全能有什麼兩樣?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