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維權活動新風格

中國大陸近期的維權活動出現了新風格,香港亞洲週刊對此作長篇報導介紹說,四川維權人士譚作人調查去年四川大地震遇難學生名單,如今被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名起訴、並可能面臨刑責。

藝術家艾未未前往四川證明,當局指控譚作人的地震調查「無中生有、捏造消息」,或者「詆毀黨和政府形象」都不符事實。因為,譚作人和艾未未不約而同的、分別進行的、長達數月的實地調查中,超過五千名孩子的死亡是真實的,孩子家長的苦痛是真實的,對校舍質量的質疑和憤怒是真實的,學生死亡與豆腐渣校舍之間的關係也是真實的。

可是,艾未未抵達四川八月十二日凌晨三點多,在成都「安逸一五八」旅館,房間被警方一腳踹開,艾未未說了句:「你們執法要先亮證」,對方一拳就上來了。艾未未等志願者在酒店被困了十一個小時,直到八月十二日下午兩點半,才重獲自由。

而這段時間,距酒店五百米外的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譚作人案開庭與審結已經完成。艾未未已把在成都挨揍全過程整理出來,發到了網上。

亞洲週刊說,參與的五.一二川震公民調查的近百名志願者都熟悉的艾未未風格:恪守理據的同時姿態強悍,精神氣場強大,即使身處弱勢,也絕非弱者;這樣一來,對手看似強勢的蠻橫、暴力反倒成了懦怯的表現。

藝術家身份賦予艾未未這位公民維權者特別的氣質,這種精神氣質與網際網路時代精神相應和,正在中國蹣跚前行的維權運動中,帶來一種微妙的變化。儘管嚴酷的代價從未減少,可是,在這樣自信而具有平常心的維權者面前,他們的對手卻從未像現在這樣顯得懦弱,而且狼狽不堪。

在浦志強律師的相機裡,記者見到獄中譚作人的模樣,短髮,沒有鬍鬚,面容稍顯蒼白,但不算消瘦,鏡頭前總是在笑,氣色看來很健康。與印象中總是黑衣黑帽、神情沉鬱的那個孤身上路的男人很不同,也與網友印製聲援T恤衫上,那張長髮大鬍子的俠客照片不同,隔著鐵窗的譚作人,看來更堅持,也更淡定。

正如艾未未所說,「公民社會不是什麼高深的理想,就是一些基本的原則。有時實現你的理想就像出生,需要通過一個黑暗的非常困難的甚至令人窒息的隧道,才能達到光明的彼岸」。

亞洲週刊表示,與以往揹負沈重枷鎖的悲情英雄不同,今天的中國維權者姿態更陽光、氣質更年輕、表達更新鮮、心態更平和,這種弱勢而非弱者、深情而非悲情的精神氣質,讓「維權」的樣子不再是低姿態的爭取,而是平等的訴求,甚至成為更日常的公共生活的一部分。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