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喜愛在外用餐的程度幾乎已經到了三步一小吃、五步一餐廳的地步。而在諸多飲食種類的選擇中,"吃到飽"似乎可以說是現代人聚餐選擇排行榜上的前三名......
好久不見的一群朋友相約吃飯,七嘴八舌地討論聚餐地點。西餐、中餐、日本料理各種選項搬上台面,最後以民主方式投票的結果選定"飯店自助餐吃到飽"。
不過,就如同實際生活經驗所告訴我們的,民主投票的方式是每個人手中的一票都算數,但投票結果不一定等於每個人都滿意。所以餐廳選定後就開始出現雜音:哎呀!我每回去吃到飽都吃不飽,因為選項太多眼花撩亂花太多時間站在餐盤前挑三揀四;討厭!吃到飽還要站起來走到餐點區自己動手夾菜;真是的,這樣沒辦法每個人都同時坐在桌邊聊天啦!......此起彼落的意見紛紛出籠。
按著少數服從多數的定律,大夥還是在吃到飽餐廳見面了。不出"少數人"所料,各種疑慮果然成真:有人因為太多選擇無從下手只吃了沙拉就已經到了用餐結束的時段、因為要不時起身自行取菜所以一直沒有同桌共餐和定下心來好好話家常、餐盤裡剩下太多想要吃而又吃不完的食物......諸多令人不滿的現象終於使得所有聚會的人一致表決通過:一年內不要再來吃到飽餐廳了。
"吃飽沒"的親切
中華民族素有"民以食為天"的傳統,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區素以農業為主要的經濟來源,生產出來的各式食材自然提供了老百姓豐富的飲食型態基礎。再加以中國幅員廣闊,各個地區因物產不同而發展出種類豐富的飲食型態,所以飲食文化自然成為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大事。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其中元素都和飲食有關,可見中國人對於"吃飯"這件事是如何念茲在茲了。
中國人重視飲食文化,由打招呼的方式即可見一斑。一句親切的招呼聲"吃飽沒",和西方人習用"你好嗎"或"今天天氣不錯"的招呼語,有著生活習慣上的趣味性差別。隨著時代的演進與經濟的發展,現在人們不再擔憂角落的米缸裡有沒有存米可果腹,而是想方設法要吃好的。於是,取而代之的是"你吃過這一家餐廳嗎"或是"你聽過這一家餐廳嗎"?
臺灣人喜愛(或說是習慣)在外用餐的程度幾乎已經到了三步一小吃、五步一餐廳的地步。而在諸多飲食種類的選擇中,"吃到飽"似乎可以說是現代人聚餐選擇排行榜上的前三名,除了可以無限量吃到撐,還有很多不同種類的店家任君挑選。
"吃到飽"的來源
"吃到飽"在臺灣要論源頭,最直接的聯想應該就是飯店自助餐了。早期的飯店業者為提升住房率,引進國外"Buffet"消費方式,希望藉此吸引客群。後來,這種付一次錢就"任君吃到飽"(all you can eat)的經營模式,開始出現在不同類型的餐廳裡。
早年發跡於高雄的可利亞首先推出單一價火鍋吃到飽,其後可利亞和海霸王等餐廳將Buffet餐飲方式加以改良,可以算是臺灣自創的吃到飽形式。這樣的吃到飽用餐方式旋即受到臺灣民眾的熱烈歡迎,不出數年,各類型的餐飲業者也陸續跟進,提供的用餐類別琳琅滿目,包括中餐、西餐、日式料理、披薩、火鍋、燒肉烤肉、鐵板燒和下午茶等等。
從餐飲業者商業經營的角度來看,吃到飽可以讓業者以最少的工作人員提供給最大多數顧客群的餐飲服務;而從消費者的立場來說,可以用最經濟的價格吃到最多樣化的食物,再加以符合臺灣民眾吃得快、吃得多的現代速食式生活型態,所以業者和消費者一拍即合,吃到飽文化從十幾年前興盛到今日仍風潮未減。
在歐美國家的飲食文化中,除了飯店常見的自助式早餐以外,吃到飽往往是為了減少員工成本而採用的"重量不重質"的經營手法,例如賭城拉斯維加斯為了滿足遊客們龐大的飲食需求,幾乎所有賭場及飯店,都設有大量Buffet、各國料理吃到飽的美食區,以"提供大量遊客有個飽餐地方"的理念來經營。由於吃到飽具有短時間內餵飽最多數人的腸胃之特性,所以在西方社會也常見於會議或大型機構活動之用餐型態,與一般消費金額較高且講究用餐禮儀的正式"坐定著吃"(sit down dinner)的用餐方式相比,吃到飽自然無法在菜色的精緻度上以及服務的週全度上與其媲美,更無法講究餐點的擺盤美觀以及料理美味。
其實"Buffet"這個字源,可追溯到西元十七世紀的法國,根據維基百科網站所提供的解釋,原義是"靠牆擺設的餐具架",後來流行到歐洲各國,直到十九世紀後半更在使用英語的國家裡流行起來。由於貴族越來越講究隱私性所以不喜歡有僕人站在身後提供專屬服務,可以自行到餐具架上自由取食的用餐方式於是逐漸風行,成為今日自助餐的始祖。
"吃到飽"的背後
時代的巨輪從未停止轉動,物極必反的道理也表現在世人生活型態的轉變上。當"慢食運動"(Slow Food Movement)在近20年興起於歐洲進而推展到全世界以後,講究速度與數量但卻不講究內涵與製作過程的吃到飽飲食方式,當然成了慢食運動者抵制的對象。慢食運動興起的源自反對全球化之下的激烈競爭所帶來的生活緊湊化、飲食標準化;慢食運動所推行的並非"慢慢吞吞地吃東西",而是"仔仔細細地品嚐料理",主張食材應該以緩和的步調去植種、烹煮、品嚐,主張回歸自然生活,與親朋好友一同享用美食、討論生活、交換思想心得。
所以吃飯的重點在於坐下來、細嚼慢咽、欣賞烹調者的手藝用心。慢食運動所標榜的口號絕對不會出現在"吃到飽"餐廳的菜單上(如果還需要菜單的話),或是牆壁貼的警語上(如果除了告示"拿太多要罰錢"/"吃不完要罰錢"/"打包帶走要罰錢"的"三罰鐵律"以外還有牆面可以張貼的話)。
仔細探究一般人會選擇"吃到飽"餐廳的心態,或許可以發現內心底層藏有不好意思曝光的貪念:要盡量吃個夠本!因為"吃到飽"模式所引發或強化的"盡量拿多一點、吃多一點"的人性貪念,也和現代人逐漸興起的返璞歸真的思潮相左。已經有許多的消費者除了思考"我為何要花錢和自己的腸胃和健康過不去"以外,也開始反省"貪多嚼不下"。
老祖宗的智慧
返璞歸真後的飲食觀念究竟是什麼?讓我們看看古聖賢對於這個議題的看法。《孟子》〈盡心篇〉說道:"堂高數仞(八尺為一仞),榱題(榱為屋椽)數尺,我得志,弗為也。食前方丈(意思是:吃飯的大桌子擺滿了各式美饌,比喻餐飲之盛),侍妾數百人,我得志,弗為也。"孟老先生為何即使"得志"後,依然不求堂高數仞、食前方丈呢?請聽他接著解釋:"堂高數仞,所居不過容膝;食前方丈,所吃不過充腸;在彼者,皆我所不為,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換言之,孟子認為自己雖然得志,仍有所不為,而自己所一心堅守者,都是古聖賢之法,也就是生活和平安寧、自得其樂,民風淳樸的理想社會。過度奢侈富裕,有什麼用處呢?況且天地間所產之萬物,只有固定的數量,我既然吃得太飽,必定有人餓肚子,如果飲食太浪費,終究有物材提早耗盡的憂慮。
曾經聽過類似這樣的一個傳統民間故事:有個老婆婆在街上賣餅,她叫賣喊著:"兩文錢一枚餅,一文錢三枚餅。"有個窮小子拿出兩文錢要買一個餅,老婆婆問說:"可是一文錢你可以買三個哦?!"窮小子率直地回答:"可是我只要吃一個餅就夠了啊。"聽聞此語,老婆婆隨即化身一變,現身成白髮長鬚的神仙模樣,嘉許這個窮小子不貪心,然後送給他很多財寶。
小時候的我老是想不通這其中的算數邏輯,對這故事裡主人翁的傻樣嗤之以鼻。及至年歲增長後,才體悟到那名年輕人才是眾人皆迷我獨醒,唯有他體認到了純真的道理:不貪多,肚子有多餓,就吃多少餅。當我們把貪念去除,回歸到良善的本質,就能得到上天的眷顧,生活得平安喜樂。
我們的老祖宗早在數千年前就已經寫下這個健康生活的藥方:"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引自《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篇〉)。也就是說上古的人飲食有節制、作息正常,所以可以健康快樂地安享天年,而中古當時的人妄意而為、飲食無度,所以50歲以後身體就百病叢生了。當我們在千年以後的今天來看老祖宗當時所給的這帖藥方,仍不禁要讚嘆一聲:"這真是千金不換的寶貴秘方啊!"
所以讓我們來推行這樣的新健康運動:不是"使君任意吃"(eat all you can),而是"擇君所需食"(eat what you need)。
《看》雜誌訂閱網站http://www.watchinese.com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從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