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連線》網站報導,科學家在"維爾特2號" (Wild 2)彗星塵埃樣本中發現了一種所有生命形式關鍵的組成成分--氨基甘胺酸。美國宇航局科學家表示,這一發現證實了形成生命的一些必需成分起源於太空,並且被彗星或小行星攜帶到地球的理論。
據悉,這是科學家首次發現彗星含有氨基甘胺酸成分。儘管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但是美國宇航局天體生物學研究院行星生物學家馬克斯-波恩斯坦說: "如果在彗星內發現氨基甘胺酸,這證明生命的基本組成成分在宇宙空間廣泛傳播。"波恩斯坦認為這一發現證實了實驗室研究結果,"在實驗室進行試驗並認為情況是這樣的是一回事,而真正檢測到生命成分是另一回事。"
2004年,"星塵"號飛船飛進"維爾特2號" 彗星147英里的地方,拍下了太空冰山的高清晰度照片。"維爾特2號" (Wild 2)彗星的直徑是3英里,它圍繞太陽運行一週的時間是6.5年。"星塵"號飛船穿越"維爾特2號" 彗星慧核周圍稠密的氣體和塵埃,飛船上一個氣凝膠容器"捕獲"了彗星塵埃。
2006年返回地球後,許多科學家隨即研究分析"星塵"號飛船帶回的"維爾特2號"彗星的塵埃。據悉,氨基甘胺酸是和彗星塵埃微粒相分離的。由於氨基甘胺酸含量微小,科學家花費了兩年多的時間才證實這一生命組成的基本成分確實來自於宇宙空間。
"我們通過碳同位素檢測發現了彗星中包含氨基甘胺酸",美國宇航局科學家傑米-埃爾斯拉說。傑米-埃爾斯拉在美國化學協會在華盛頓近日一次會議上公布了這一最新發現。他說:"地球上的物質有獨特的簽名,而外星球物質的簽名非常不同。當我們檢測氨基甘胺酸的碳同位素時,我們發現它們源於宇宙空間。"
科學家認為這一發現為形成地球最初生命的成分來源於外太空的假設提供了最好的證據。傑米-埃爾斯拉說:"我們並不清楚最初地球生命是如何形成的。但是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彗星和小行星撞擊地球帶來了大量形成生命必需的物質。"
1999年"星塵"號飛船發射升空,2004年在鄰近的小行星帶中與"維爾特2號"相遇,收集了它的塵埃粒子。美國西部時間2006年1月15 日,美國"星塵"號飛船返回艙,在飛完將近30億英里漫漫旅途之後,"星塵"號返回地面,為人類首次帶回了彗星及星際塵埃樣本。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科學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