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少吃油炸物,才是最佳對策(圖)

作者:黃惠如  2009-08-13 13:5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科學上確定的是,油吃太多就是有害健康,」台大公共衛生學院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教授詹長權說。然而,炸油的健康風險卻仍是未定之天,讓政府與業者各執一詞、大眾陷於迷霧。

 

 「看到炸油事件新聞,第一個念頭就是油炸少吃,不要吃,」站在臨床笫一線的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有感而發。
6月底,消保官突襲數家知名快餐業者,發現業者用油酸價超出標準12倍,甚至業者也被質疑竄改換油記錄。
就如同每次突發的食品安全事件,立即凸顯的便是檢驗標準不明。

健康風險尚未100%確定

「科學上確定的是,油吃太多就是有害健康,」台大公共衛生學院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教授詹長權說。

然而,炸油的健康風險卻仍是未定之天,讓政府與業者各執一詞、大眾陷於迷霧。

2002年,瑞典科學家首度發現洋芋片、炸薯條等油炸澱粉類食物,產生大量丙烯酰胺(acrylamide),這種化學物質在動物實驗被證實是致癌物質。

但2004年,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默齊(Lorelei Mucci)繼發表食物中的丙烯酰胺和腸癌、腎臟癌、膀胱癌並無直接關連的研究後,又以5萬名瑞典婦女為樣本,發現罹患乳癌的機率不會隨丙烯酰胺的攝取量而增加。

目前國際上已經發表超過一百篇關於丙烯酰胺的研究,尤其以歐盟14個國家參與、研究長達4年2個月的「食品加熱毒物(Heat-generated Food Toxicants,HEATOX)」計畫最受重視。研究指出,無論從科學研究或是毒理實驗的角度,丙烯酰胺對於提高癌症風險都具有正相關的趨勢。

HEATOX項目其中一項計畫主持人,也是瑞典國家食品藥物管理局官員巴斯克(Leif Busk)指出,雖然對於不同種類的食品要訂出丙烯酰胺的標準非常困難,但仍呼籲管理當局討論磋商各種風險管理的措施。

有些國家已經採取行動。例如,美國加州要求肯德基等業者在薯條上提供消費者致癌物等警語。2008年,亨氏(H.J. Heinz)、佛樂多萊氏(Frito-Lay)、克特(Kettle Foods)和藍斯(Lance)4家食品業者承諾將花3年時間降低丙烯酰胺的濃度。

来源:康健雜誌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