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過剩,中國社會開始「重女輕男」

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製造了男子過剩的災難,但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希望自己的獨生孩子是個女兒。

這個國家年輕男子較女子多3200萬,已經導致賣淫以及性犯罪事件的增加。

然而,在這個國家的大城市裡,對很多家庭而言,養育兒子的巨大花費意味著養女兒更具經濟意義。

在上海,政府研究員調查了近3500位未來父母。當中,超過12%表示他們希望生男孩,而希望生女兒的則超過15%。

對正在應對大量男子找不到配偶的問題的共產黨而言,扭轉重男輕女的傳統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最新的人口數據顯示,男女出生比率仍為120:100。

兒子更受重視,在農村地區尤其如此。這是因為他們在傳統上負責照顧年老的父母。很多家庭利用廉價的超聲波檢查及墮胎來保證他們唯一的孩子是男孩。

然而,在中國城市,傳統的角色正在扭轉。南京大學人口和社會學教授陳友華(Chen Youhua)表示,"現實是,當父母需要支持的時候,兒子和女兒沒有差別。和農村地區不一樣,城市居民享受到社保。此外,女兒比兒子更加貼心關懷。"

他補充說中國的性別失衡已經到達頂峰,將慢慢回歸平衡。

經濟環境的艱難,加上生活開支的不斷攀升,在某種程度上導致男孩吸引力減少。

在多數婚姻中,男方家庭要為年輕夫婦購買房子,而在很多城市,房子是一項毀滅性的開支。在2007年和2008年年間,中國大城市的房價漲幅高達60%,今年可能再漲10%。

32歲的準媽媽楊敏(音譯,Yang Min)表示希望生個女兒。"雖然我喜歡男孩,但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要給他找好學校啦,要幫他找好工作啦,要給他買房買車啦。真是太麻煩了。"

27歲的李倩(音譯,Li Qian)在一傢俬人銀行擔任秘書,她表示,經濟危機讓那些有兒子的家庭要照顧兩個家庭----他們自己家和兒子家。"很多將為人父母的人希望生女兒,以減輕經濟負擔。女孩可以嫁個有錢人。"

廣東社科院社會學與人口學研究所鄭梓楨(Zheng Zizhen)表示,儘管城市的觀念有所改變,但只有在社會保障和保險全面徹底覆蓋之後(特別是在農村地區),才能擺脫掉總體而言的重男輕女思想。

鄭梓楨表示,像廣東(最先走向現代化的地區之一)等地區的家庭,在嫁妝及購房方面已經更加務實。

他表示,隨著中國的發展,傳統的做法最終會消失,到時,人們通常會更加喜歡女兒,因為到你老的時候,在床邊照顧你的是女人,而不是男人。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